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四 诚信奠基筑广厦——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牙高峰
告诉笔者,工程2010年1月底将竣工,德国老板对工程质量十分满意,知道施工方付出了许多辛劳,决定主动追加工程款58万元,并以赢创工业集团(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列第一百位左右)的名义给牙高峰项目部写封感谢信。这对他们在今后的投标,尤其对外资企业的投标十分有利。“夫惟不争,天下莫与之争”。孟老夫子的名言,在21世纪的今天,在讲诚信的德国人面前,在同样讲诚信的牙高峰身上,再一次得到验证。甲方主动为乙方追加工程款,这类似天方夜谭的神话确实发生了。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我想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事实证明,只要精心耕耘,就一定会获得可喜的收获。

    牙高峰有句口头禅: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你为别人着想了,别人才会为你着想。

    双方关系的和谐友好,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就言明,绝不能敷衍了事。

    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几年来,诚信服务在他和业主之间架起了一座座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牙高峰正是凭借始终如一的诚信,做到了干一项工程交一批朋友,创一方信誉,占一片市场。

    让每一个员工都成长进步

    员工不是企业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出来打工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还要追求发展和进步。保证他们及时领到工资,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全,这属于最基本的以人为本;为他们创造发展进步的条件,使他们成长起来,甚至超过自己,这才属于高层次的以人为本。只有做到这个境界,具有这种博大的胸怀,才算得上一名合格的企业家。而牙高峰就是这样的高档次企业家!

    国家要发展,个人也要发展。企业不但要创造效益,还要培养人才,使建筑事业后继有人。牙高峰历来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放在心上。有人说牙高峰项目部是“魔鬼训练营”,有人说是广西一建的“黄埔军校”。尽管见仁见智,但这个项目部培养出一大批项目经理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牙高峰项目部成立于2002年,是个年轻的团队,现有管理人员28名,平均年龄33岁,年轻人占71%。他自己才35岁,成为项目经理仅8年,因此十分理解年轻人的心态,关心他们成长,为他们的进步铺路搭桥。几年来,从他手下已成长起来杨文雄、邓照成、杨阳、林琳等数位项目经理,成为一建公司的生力军。

    邓照成技工学校毕业刚来牙高峰项目部时才25岁,是名测量工。牙高峰看他是个好苗子,就在工作中有意给他加担子。在建兴苑小区施工中大胆让他担任一栋楼的栋号长。他毫无思想准备,极力推辞,而牙高峰却鼓励他迎难而上。在施工中牙高峰随时随地给他指点,遇到困难鼓励他群策群力去解决;出现问题主动为他承担责任;遇到个别员工的不理解、不支持,他背后说服化解;看到他有一点进步,鼓励的同时也提醒他戒骄戒躁。正是在他的悉心栽培下,邓照成2007年就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

    青年技术员林琳一上班就跟着牙经理,时时处处留心学习。他看到,牙高峰每天都是很早来到工地,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施工图,把工地仔仔细细察看一遍,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在锦绣楼工地巡查时,他看见一个工人没有把正在粘贴的陶瓷砖砖面尘土刷干净,立刻严肃批评,要求他立即返工。小林从旁看到工人满脸通红,便产生恻隐之心,认为经理太严苛,小题大做。牙高峰就向他解释慈不掌兵的道理,当领导必须敢做主,否则就有害于企业,最终也影响职工的生计。正是从这些日常的言传身教中,培养了他们的领导能力。

    把技校生培养成项目经理固然不容易,而把打工仔培养成大老板则更具有传奇色彩。来自福建的黄志阳1997年到南宁打工,第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四 诚信奠基筑广厦——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牙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