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四一 一位农民科学家的宣言——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登海
,依然头戴草帽,脚蹬胶鞋,天天拱在玉米地里。李登海说,我就像一粒种子,离不开大地。我只是上市公司的一名打工者,是个地地道道在玉米地里为股东和为祖国打工的“长工”。

    在李登海的身上根本找不到富翁的影子。了解李登海的人都知道,他对自己有多“小气”,自家的房子多年没有整修,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平常穿的衣服,连农民都看不上眼。为了省钱,每次出差都坐折扣最低的航班。

    李登海总是说,生活上够用就行,我还是觉得大葱蘸酱最好吃。

    李登海严格要求节约开支,是为了保证科研经费的足够支出。

    他深知作为民营企业,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作为支撑,为了继续开创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保证经费储备对自主创新的支撑。

    30多年来,李登海在玉米科研上的投入已经超过了2亿元。

    李登海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金,他把所有奖金都仔细地攒了起来,他要建立一项科学基金,以奖励那些为玉米育种和栽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他说:“我希望更多的人都来搞创新,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超越我。”

    30多年来,李登海培育的30多个具有高配合力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获得了四十多项品种权和十余项专利。他毫不犹豫把它们无偿提供给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使用。

    山东省省长在视察海南科研基地后很感慨地对李登海说:“我很佩服你们,多年来拿自己的钱搞科研,把科研成果贡献给国家。”

    种子是李登海的精神,种子是李登海的生命,种子是李登海的全部!

    1993年,就在李登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他提出了制定《种子法》的建议。此后,他又连年提出议案。历经7年后,在2000年6月,《种子法》终于诞生,这是我国种业的第一部法律,它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种业规范化、市场化的水平。

    17年后的2010年,同样在全国人大会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登海,在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汇报时,雄心勃勃地说:“38年来,我选育的新品种已为我国增产了1000亿多公斤,争取再用15年到20年的时间,通过科技创新选育出更多高产品种,特别是高产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再为国家贡献1000亿公斤!”

    近几年,李登海又研制选育出了十几个超级玉米新品种。至2009年为止,3个品种已经通过了山东省审定,2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经验证,超级玉米的亩产比现有品种产量至少高出150公斤,照每年向全国推广1000万亩算,产量就可增加15亿公斤,相当于为国家新增耕地150万亩。

    李登海说:“我这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增加玉米产量!”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掷地有声。

    李登海用一生践行着这个目标,用锲而不舍、无私无畏的种子精神向世人做出了最大声的承诺和最崇高的宣言。

    直到现在,年过60的李登海还在为着这个宣言不断呐喊、前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四一 一位农民科学家的宣言——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