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 走过昆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姜万富
仑,风雪昆仑43年,人生有几个17年?又有几个43年?哪头重哪头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亲近得你舍不下。
还有他们——
一个里弄的同学沈祥富,同一个车皮来到昆仑山下,姜万富学医,沈祥富开上了拖拉机。雪后出车,在新藏公路15公里处,路滑车翻。按上海的习俗,姜万富给同乡清洗身子,着衣入棺。沈祥富安葬在二牧场4连边的沙丘上。祥富已经给即将出生的儿子取名“海东”:取爸爸的籍贯上海妈妈的籍贯山东后一个字。爸爸过世后,小海东才出世。苍天不公!
积劳成疾的许连长也已长眠在昆仑山下。
从雪窝里救出姜万富的副连长赵卜怀,也和连长走入同一个方阵……
他永远怀念他们。
姜万富和他的驴儿又上路了,买买提在等着他。6连也要巡诊了。
行走在茫茫大山,他常常觉着一个人就跟一棵小草一样。这时他的意识里就有了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那是一部不长的黑白电影,讲的也是扎根昆仑山的故事,主人公是位女性。
那女的起先戴头巾,后来就是大皮帽子了。他的外貌也已被昆仑岁月打磨得跟山里牧人没什么两样。除了还保留着一点儿上海男人的精细,炒菜喜欢放点糖,内在也被昆仑山同化得差不多了。
昆仑山山高土薄,喜玛拉雅又挡回去了印度洋的雨水,山里的羊子苦,守着羊子的牧人也苦,却因一春一秋草绿草黄有了生命的恒久,繁衍。
远远地,似有似无的炊烟下有了毡房。
望见了毡房,眼里就有了云疙瘩一样的羊群。
87岁的买买提站在家门口,顺着门前的羊肠小道望着山口。他盼望着琼都乎多尔姜:“他来一次要几天走呢!我病了,想他呢……”
山里牧人朴实如山,草绿了,他们赶着毛驴车走上几个小时山路,把牛产的第一桶奶送给琼都乎多尔姜;杏子熟了,他们让琼都乎多尔姜第一个尝鲜;桑葚熟了,捧给琼都乎多尔姜最大的果实;核桃成熟了,他们一个一个挑,把最亮最大皮最薄的留给琼都乎多尔姜。
春节,二牧场人来人往,最热闹的地方是琼都乎多尔姜的家,古尔邦节、肉孜节,琼都乎多尔姜是牧民争着抢的贵客。你不去,他们80岁的爸爸肚子胀呢!他们很有意思,认准你就再不放手。他与他们,已不是医患关系,是亲情。
琼都乎多尔姜已经在昆仑山冬去春来跋涉了43年。
43年啊,人生四季差不多走过来了。走出了“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荣誉勋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姜万富心里,这些都没有维吾尔父老乡亲一声声“琼都乎多尔姜”让人欣慰。
中国喀喇昆仑,希腊奥林匹斯,神山也!昆仑神啊,还有多少人类童话在你博大无比的雪冠里?你能告诉我吗?——我已走过了昆仑啊!
浅草远看又一春。阳坡上,马兰花儿已经争先恐后拱出了薄薄的土层。它们生命的灿烂在昆仑高原点染出一片一片冰蓝时,杏花儿就要开了,桑葚也要打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