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刺史金尚
上表朝廷获取朝廷认可。
这可不行!
朝廷毕竟是朝廷,你们怎么能无视朝廷、藐视天子呢?
于是李傕他们决定另派一个人去接任兖州刺史,让兖州重回朝廷的怀抱。不过李傕他们毕竟身为一介武夫,选拔人才方面比董卓还不如,于是便把这事交给三公来商议。
三公商议的结果是,金尚合适。
金尚字元休,京兆人。与同郡韦甫休(韦端)、第五文休(指第五巡)俱著名,号为三休。
于是金尚就带着朝廷的正式印信去兖州来赴任了。
这下曹操感到有些犯难了:当初我上任兖州牧,为了表示谦虚,曾经表示自己是因为兖州无主,朝廷又没有任命新刺史,所以自己才“暂代”兖州牧一职。
他没想到长安那朝廷居然真的就派来了一个正牌的兖州刺史,这样一来,自己从道义上来讲,就得让出位置,去给金尚作嫁衣。
这可怎么办呢?
夏侯惇看曹操愁,当即大大咧咧道:“孟德,那金尚算什么东西!这兖州是靠你的本事得来的,怎么能一句话就让给外人!要我说,等金尚来了,一刀杀了就是!”
夏侯惇素与曹操亲近,所以平时都直呼表字,不叫主公,曹操也丝毫不介意这个。甚至在自己当了兖州牧后,把自己根基之地东郡的郡守一职转给了夏侯惇。
荀彧劝道;“主公不可!金尚虽然不堪,但毕竟代表朝廷,不可擅杀!”
曹操点点头,知道荀彧心存汉室,便安抚道:“文若放心,我不会乱来的。”
他又看向戏志才,却没想到这位“筹画之士”戏志才一见曹操看他,连连摆手推脱道:“戏某只擅长军略,这种政治问题可不擅长!”
曹操又看向别人,这时程立开口了:“主公,夏侯太守所言不无道理,兖州有今日之兴,全赖主公之力,怎可让之于外人?虽然朝廷命官不可擅杀,但是主公可以将之驱离出去,让他去别的地方当他的兖州刺史去。”
“这……”曹操仍旧犹豫不定。
这时陈宫提醒道:“韩馥卸任冀州刺史后,朝廷也曾任命一个新的冀州刺史。主公何不效仿袁绍?”
袁绍当时就没什么犹豫,因为他从来就不认刘协这个皇帝,自然不会鸟什么朝廷任命。直接把这位名叫壶寿的新刺史轰进黑山,让他跟黑山贼们作伴去了。
曹操仍旧很为难。毕竟他现在对于汉室,还是很忠心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荀彧才心中更向着曹操,而不是袁绍。
虽然世人都知道现在的朝廷被李傕等人把控,但是朝廷毕竟是朝廷,你公开反抗朝廷命令,对自己名声多少也会有损伤。
怎么办呢?
曹操实在是难以下决断,只能让手下人先散了,自己独自考虑考虑。
这一考虑,就考虑到了金尚过来,而曹操依旧没有考虑好。
正当他愁时,接到了消息:金尚刚一进入兖州,就被一群自称兖州军士的人给轰出了境外。不仅如此,连金尚的随身行李都被抢了,里面的朝廷诏书、印信等物,皆被抢走。
曹操惊了,这……这谁干的!
肯定不可能是赵二他们,他们没这个理由,也没机会这么干,现在他们都在东半拉呢!
那是自己的哪个手下,背着自己私下行动?
有可能!
于是曹操当即下令召集手下众文武,有人来了后问曹操什么事,曹操也不回答,等到人都聚齐了,曹操才大声质问道:
“到底是谁干的!”
夏侯惇不明就以,问曹操:“孟德,何事啊?”
曹操看都没看他一眼,背对着他朝众人问道:“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被咱们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