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枪声……
一股难以遏止而又席卷全国的黄金风。它时而象幽灵,突然从漆黑的山岗上下来,来到那些梦幻一夜间从穷光蛋变成百万富翁的人的房间,让其为之跳起人生的摇摆,将其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渊;它时而象飞洪巨鲁,冲破共和国所有制的大坝,窜入国库金城,将中国金融界推至十二级台风中心;它时而象暴风骤雨,使得那些沉积在地层的民族污秽一下浮之地面,整个神州清爽,和谐的气氛与环境顿时失去……
中英街一曲强高音。
深圳。沙头角。人们爭已熟悉的地方。
到深圳,必到沙头角;沙头角如果没有那条700来公尺长的中英街,就不会有众人光齒。每夭以百万流动人口倾入倾出深圳的人群中,不去中英街的极少极少。
曾是几天前,人们涌往那里带回的是那些大包大包的力士番皂,雀巢咖啡,短统长统丝袜和各种衣饰。可是,进入1988的龙年人们似乎受传统的龙以黄为真的思想影响,中英街上突然蜂拥抢金、购金的飓风。为了适应这种不可抗拒和吓煞人的势头,港方在一夜间将几十家一开间,两开间的百货杂货店改成黄灿灿的金行。这年春节之后,金铺热达到高洌,创记录的一天里有3家到4家铺子同时开张。当你还未进入中英街地段,却远远就能被林立在街一侧的那写着九九九九,十足黄金,批发零沽,无任欢迎的木招牌所吸引。一条不足4公尺的小街中央象潮水般的人群不时抽来抽去,不时又可以着到一条条动作敏捷的带鱼定,在潮水的横腰间穿来穿去。这些带鱼带去的是成捆成叠的民币,带回的是成条成串的金块,金项链,尽管海关给入镇者人手一份通告,大沾境界内的边防,也在沿街手挥喇叭警告大陆仔勿要越境购物。可这只能是邛边风,来沙头角的人都知道中英街上的边境官都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的阿弥陀佛。
买,上海的个体大户肩背一只旅行包,瞅瞅边防瞀还在30公尺外的地方喊话,便迈开双腿来个3级跳。他掀开港方一家金行的门帘。指着玻璃柜内的金砖劈头就问:人民币怎么箅?店主答:买一条91,买两条90,买三条以上者89。这是说,如果你买一条金砖,91元人民币兑100元港币。港方标价只收港币,持人民币者在此购物必须折合成港币,国家标准是100元港币折合30多元人民币。在这儿,恰好换了个个。买两条比买一条便宜,买三条以上便更合算。老板很会做生意。这位上海阿拉脑子骨碌一转,嗯,比起国内市场还是便宜。买!于是,他把装满钱的旅行包往柜台上一放。几块?十块好喽。啪,一笔成交135000元!
买!一位戴金丝边眼镜的老太太带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孙女悄悄溜入港方。点了一对一号金手镯。多少钱?25000元!好,买两对!店主笑眯眯地将沉甸甸的手锡取出,孙女在一边试戴了一下,惊道:哟,这么沉,象手铸似的咋戴呀老太太嗔了孙女一眼:傻丫头,我要的不是戴在手上的镯子,而是能长放的钱财。一会儿再买副小的你就可以戴了。孙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买!一位颇有学者风度的中年知识分子携着夫人来到铺子,他们是乎生第一次见到金子。那惊诧的目光,远比在实验室发明一个粒子更真切。买吧夫人选中了一副金手链。丈夫,看价:8000元。脸色颇有为难之处。还愣啥,不是够了吗?夫人有点不痛快了。够是够,可这是咱们20年的积攒呀!是啊,20年!可你以为我图个美来买副傘手链?哼,我才不呢?可物价一涨再涨,你这点钱过两年还不知能不能买两斤黄瓜呢!金子是不贬值的货币,亏你还是搞政治的呢!丈夫被说得脸上红一块白一块。买!他一赌气,把八叠钞票全部交给了店老板……
这仅仅是中英街买金强髙音中的几个小音符而已。在这里,那些怀揣几万、几十万人民币来扑金搬金者更多。小小的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