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重回军旅
建奴准备了复国之战的财富,足以武装起十万兵马。里面藏着的,是当初建奴席卷了半个北疆的财富……”被称呼为刘哥的话完,不由嗤笑了一声:“这一听就一堆的毛病。”
几人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有个发财的好机会呢,怎么这么快就让人打消希望了呢。
“刘哥,可别晃悠我们呀。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和哥几个仔细呗。”
“第一吧,凤凰城的大军就在长白山的山脚下,谁敢带兵去辽东那就是个死。第二吧,这消息传的太诡异了,突然间就起了。别的不,我在军中的时候,就从来没听过这事。哼,至于为什么觉得这是假的,我也猜得出。”着,刘哥又道:“朝廷怎么来的那么多银子修学堂?还不是之前灭了建奴缴获的。可这些银子许多都有苦主,人家苦主来要,朝堂给是不给?自然,也就不认账把这事含糊过去了。”
李岩听着,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着头:“这种荒唐事也难为有人会信。”
他是觉得荒唐,李岩能在朝鲜做出事业,靠的就是许多闯军散落在朝鲜,成了他的人脉,为他效力。
但更多的,还是都去了辽东。有的是在那屯兵成了移民,也有的依旧现在还在那当兵。
可无论是谁,都没与李岩提起过这事。
酒足饭饱,李岩也回了房间,他又陆续开始拆起了自己的信。
最让李岩看重的,是陆庆衍的信。
这是一个京官,能结实下来也很巧,是他送的高丽参让陆庆衍的丈母娘极为欢喜。李岩回忆着国王,他记得上一回通信的时候陆庆衍还只是一个寻常御史,却是不知现在是什么职司了。
只是一看,李岩就极为重视起来。
起来,陆庆衍的字里行间一点开心的意思都没有,但这封信看完,却让李岩反复揣摩,不断思量。
陆庆衍外放了。
京官外放,在过去,除非是学政、巡按御史这类,不然都可以是贬斥。特别是转任到那等做事的职位上,更是让人无不是唉声叹息。
陆庆衍在京六年,也到了外放的时间点。
现在官场风气虽然不再是压制外放的官员,却依旧是许多京官不愿的事情。除了权势,生活水平乃至安全保证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京师的繁华一如北宋的汴梁,是极其让人不舍的。
这一回,陆庆衍外放的职位更是寻常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那是一个极其偏远的地方,就在后世的哈尔滨。
而朱慈烺呢,也是直接大笔一挥,将哈尔滨这个城市定了下来,更是亲自将黑龙江全域圈成了新省份的首府。
陆庆衍这一回要上任的,赫然就是哈尔滨知府。
当然,因为黑龙江省只有这一个城市,故而并没有设立黑龙江巡抚,只是新增了黑龙江将军一职,又掉了一批兵马去后世的海参崴建立据点,作为军事支撑。
陆庆衍在信上介绍了这些基本情况以后,便大为感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多嘴脑残地那么多北疆攻略的建言建策。
本来他只是想耍一些名声,积累一下声望,这几乎是每一个御史言官的本能。
没成想,或许是朝廷真是急眼了,死活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北疆以后,就直接将陆庆衍给派去了哈尔滨担任知府。
虽然连官李遇知都亲自任命,还好生劝勉陆庆衍要好好干,不定下一个黑龙江巡抚就是他。只是,陆庆衍显然还是很怨念。
看完全信,反复品读了一下,李岩大概明白了什么情况。
陆庆衍字里行间透着非常强烈的求助信号呀。
只是字面意思上,陆庆衍似乎非常不想去,实际上却是在透露着东北之行的前景。只是,陆庆衍显然还不知道李岩眼下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