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
落了。

    毕竟,海运的成本实在太低了。至少远比损耗极高,一路上都要经历重重关卡的内陆运河要高。只要有水平能搞海港的港口,而今都已经不再依赖运河转运物资。

    伴随着利润的下降,用户的减少。

    运河漕运自然是日暮西山,到最后,只能靠着价格战来维持生计。

    只是这样一来,船运条件会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富家子弟且不提,他们可以做官船,可以自己买船,亦可包船,总之能够区隔开穷苦人家。但穷苦人家能坐的船只条件就差了,脏兮兮,臭烘烘,那都是常态。

    “李岩主事……”

    “我已经理智了,远征公司,非我栖息之地。”

    “那这一千元宝钞的安家费,你无论如何要收下。过往的时候,远征公司如何,我都不问。李岩贤弟,你若早些和我,我定然要亲自安排船只接你入京。何必如此紧赶慢赶,真是罪过,罪过。”陆庆衍心中窃喜,动作更是大方起来。

    “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李岩感动地。

    “哈哈,这些虚言少提,来来来,我且与你咱们北疆的事情。”

    ……

    陆庆衍接着李岩入京安顿下来,便起了此行前往黑龙江之事。

    “眼下的黑龙江,便是北大荒。这哈尔滨,挺起来词汇似乎有点意思,其实……按照那地方的话起来,就是个渔村。”陆庆衍着,便表情凝重了起来:“既然李岩贤弟决意与我一起创一番事业,那我也不瞒着李岩贤弟那些光鲜面下艰难的地方了。”

    “陆兄能邀我来此,是看得起我李岩,何谈这些有的没的。既然信得过我李岩,便是再困难的艰难险阻,我也定要迎难而上,哪怕刀山火海!”李岩换了身衣裳,又洗漱了稍许,这会儿振作起精神,却有一番英姿勃发的豪情。

    两人算起来,年岁都不大,正是三十左右大干一场的时候。

    “好!我们便大干一场!”

    见李岩如此表态,陆庆衍放下心中担忧,一五一十地起了黑龙江的问题。

    这会儿的黑龙江,造再大明建国初年的时候就已经纳入了版图。但那时候,并没有黑龙江省,取而代之的是努尔干都司。

    虽然有都司这样一个军事管辖区域,但这里并没有民政管辖,是典型的羁縻土著,大明的存在感仅限于名义上的管辖。

    真正让大明对东北有效管辖的,是辽东的卫所。大明在辽东建立了众多的卫所,他们带来了一个巩固边疆最重要的成果:汉人移民。

    无数汉人移民到了辽东,让这里宛如塞外江南。

    只可惜,建奴铁蹄踏来,辽东成了人间地狱。

    后来虽然朝廷又着力发展这里,甚至颁发了还辽令这等振奋人心的法案,却并没有让黑龙江的情况有所改善。

    原因却也很简单,黑龙江这里都是土著,汉人移民实在太少了。

    “汉人少,我们就很难巩固对当地的治理。甚至,我这哈尔滨知府的牌子,也很可能只是一个移民署的干活,首先要做的,不是什么当官当老爷,而是怎么给哈尔滨带来足够的人口。”

    “朝堂给了咱们什么支持?”

    “囚犯的流放可以改,税收可以免,财政会转移支付,钱不缺,从辽阳通往哈尔滨的路也已经修了一半了。从罗津的船到海参崴也很近,顺流进入松花江的哈尔滨,水路顺畅。陛下发了话,朝鲜的资源都可以相当支持我们对东北的开发。”

    “有钱就好办。至少能鼓起一批军屯的人,就拿分土地做诱惑。这一点,是移民的利器。”

    “没错,我初步定了一百亩一人,种子、耕牛都能送,只要他们肯在哈尔滨勤恳劳作定居。就是房子,我也遣人开始搞大工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简介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目录 > 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