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五京
    来自哈尔滨知府的奏章被朱慈烺随手丢在了桌子上,上面的内容,他已经仔仔细细看过。

    一连串的流星雨落在哈尔滨,在地上砸下来一堆大坑的同时,带来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东西。陆庆衍的奏章之上,一连串的奇异描述被写了出来。

    “据闻,流星落地之时,有龙吟之气。”

    “出现一方巨石,之见上面赫然写着,寰宇之下,尽为明土。臣斗胆猜测,此乃殷商文字。”

    “降奇观,正是祥瑞。”

    “臣等无不供奉,亦是无人胆敢移动分毫……”

    ……

    一份祥瑞,朱慈烺无聊地评价着这位陆知府的心思。

    祥瑞这种事情,要有没有,信不信,并不取决于地方官府的奏报。全然取决于皇帝陛下到底要不要罢了。

    皇帝陛下要,自然是祥瑞遍布,下新风。

    可皇帝陛下要是不要呢?自然没人胆敢去凑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装神弄鬼一番再加上前前后后的准备,真的是个辛苦活儿。

    当然,流星或许是有的。

    碰上彗星这种倒霉事儿,如果不洗成祥瑞,地方官也别想好过。要是有个和陆庆衍有仇的人上一道折子大明有祸患生于哈尔滨,那接下来陆庆衍就有的苦头吃了。

    且不管朝中争论成什么样,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以陆庆衍的胳膊腿,自然只能是那个叫凡人的家伙。

    也正是体谅到了下面人的难做,朱慈烺这才没有驳斥。

    心中想这事情,朱慈烺去了东书房里。

    书房里挂着一副巨型地图,这可谓是紫禁城里最多的大件了。只要是朱慈烺常待的几个地方,都会有地图挂着。

    笔落在位于盛京的地方上,朱慈烺轻轻地敲着。

    朝廷与内务府已经开始启动北上的准备了,三之后,朱慈烺就会与随行大臣前往盛京办公。

    抽调的人数被严格控制了下来,基本上都是一些年轻的事务性官员。

    朱慈烺已经在渐渐革新朝廷权力架构,用以适应新的五京体制。毕竟,大多数的大臣都已经年老,来回颠簸实在不易。

    撇去这些,朱慈烺这一回北上,也有点避麻烦的意思。虽然时间有点晚,但朱慈烺却还是希望带着皇后远离京师这个喧嚣的城市。

    秋收的时节已经过,朱慈烺在京主持着政务度过了朝廷最繁忙的时候。一番功赏过罚之后,朝廷也开始进入了业务淡季。

    大明虽然渐渐多了许多工坊,但到底农业依旧是主流。眼下农时已过,便进入了农闲的阶段。加上四海升平,少有战事,朝廷之中京师难得地到了轻松闲暇的时候。

    再,朱慈烺结婚这么久,委实也没有度过一个蜜月。朱慈烺心中感觉亏欠,便趁着皇后这阵子还能走动,便出发去了盛京。

    因为东北大开发的缘故,曾经的军用铁路已经修缮成了常设铁路。此前被临时搭建起来用以运输军资的铁路在有了京师钢铁厂充沛的材料供应以后,已经成了一条稳定的交通大动脉。

    朱慈烺此番出发,反倒是一路并无多少颠簸。顶多在一些道路难行之处会不得不换乘。

    这年头,铁路只能修筑在平缓易于修建的地方,多数隧道与大江大河都是工程上难以逾越的难题。

    就这样,当时间到了大明二八一年的十二月底时,已然是冬雪落下,白茫茫一片的时候了。

    皇帝陛下的到来让盛京变得格外活跃。

    这座年轻的城市涌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国民,有的人怀着思乡之情回去了,但更多的人选择在这座城市定居。尤其是朱慈烺来到这里以后,更是让这座城市人气大旺。

    除了皇帝陛下的到来让这座城市升格成了盛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简介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目录 > 第七十六章: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