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警察的任务除了破案,逮捕罪犯,镇压恐怖就没有别的亊干了,那只能说他太不了解这种职业了。至少,中国的武警不是这样。在西方,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罪犯,再就是捉拿和惩罚他们。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同,武警还担负着改造罪犯的任务。那些人啊,假如有一天你们不再在世界上犯罪,那我们的警察该有多淸闲!可惜,大概只有人类进人极乐园的时候,警察才有失业的希望。

    改造罪犯要比侦破案件、遏制流血事件困难和艰苦得多!

    1983年那次全国性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战役,人们记忆犹新。一夜之间,儿乎所有的监狱、看守所都被挤得超员。在北京、上海、沈阳、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公安机关不得不把成千上力的罪犯关押在防空洞、菜窖里。这是建国以来一次最大最迅速最严厉的打击刑事犯罪的活动。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在世界刑事活动史上也是罕见的。人们早就对这帮到处杀人放火、强奸妇女、偷窃成性、凶狠残忍的杀人流窜犯、强奸流氓犯……恨得咬牙切衔。

    枪毙!统统枪毙!这种来自人民的强烈要求,在国家最髙权力机构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不止一人这样呼吁过!

    该死的都被拉到了刑场!但毕竟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年轻的娃娃们。论其罪行,死有余辜。可是难道历史就没有责任了?文革十年的悲惨,受害最深的不正是这一代人吗?终于刀下留情。一列又一列满载那些被注销了城市户口、开始执行刑期的罪犯的囚车,驰向大西北,开进了渺无人烟的万里漠国。

    这是什么地方?一望无际的黄沙青烟,三天难见一个人影的鬼地方!再不能回城了!一辈子留在这儿直到死……享受惯了物质和性欲刺激的血气方刚的他们,受得了吗?一个又一个古怪的念头,罪恶的诡计,可怕的举动在产生;于是,警察们又不得不去接受各色各样野性、荒唐、歇斯底里的挑战。那里的故事简直是一部精彩到了难以想象的传奇。

    我有幸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劳改农场介绍给读者。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了解那些战斗在特殊战线的武装警察。

    这个农场地处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八百里沙漠瀚海数十个劳改农场中的一个。但是,这个农场比其他的更诱人些,因为它有一块不大不小的淘金基地。可惜,当你乘着驼舟翻过沙海的叠浪波谷,远远向这号称南疆胭脂沟胭脂沟是我国黑龙江溪河一带一个著名的淘金基地望去,不免大为失望。它的外表绝对没有半点金子般的诱人景象,可也不像内地的监狱那样高墙铁门,电网密布。这里除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建设兵团指战员们垒起的几排淘金窖,再就是几幢用水泥砌成的囚堂——1983年前根本没有,除此几乎看不出像个关犯人的监狱。地盘很大,从大门这边到底头的那个岗位,少说得走二十多分钟。四周的电网与其说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倒不如说是挡挡野骆驼群。那两根铁丝中间的空隙,足有一米五十。瞧,几只不知从哪个沙丘上跑下来寻食的黄羊,在铁丝网里穿来穿去,毫无惧怕之感。嘿,原来那上面根本不带电!

    这就是犯人们早晨醒来后看到的监狱面貌。四天四夜的火车、三天二宿的汽车、拖拉机把他们从天堂押到了地狱犯人们的话!

    现在是上工时间,三百多名从北京、沈阳和天津等来的犯人,此时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朝淘金工地出发。

    哎,眼镜,这里准能逃出去!一名看上去才不过十七岁的小犯人两眼贼溜溜地一转,捅捅左边的一位戴眼镜的犯人,低声说话。据劳改局的同志介绍,那年,那些注销了城市户口被押到新疆的犯人中,当他们裹着囚衣、理着光头,从车上押下第一脚踩到新韁的土地,第一眼看到漠国的黄沙时,几乎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逃!

    眼前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日记简介 >国家日记目录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