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决战塞卜哈
以来的短短六天时间,我们已经把三万多人从利比亚撤出,这可以说是个奇迹!同志们都在第一线战斗,从你们身上能看到新中国几十年来外交战线的优良作风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也证明中国外交队伍是支过硬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3月5日,我们的‘两会’要召开,中央希望我们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把撤离任务全部完成。大家还要辛苦几天,谢谢你们了!”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继续加油!”年轻外交官们齐声保证。

    “请戴国委放心,现在我们将集中力量打好南部撤离这一仗!”黄屏在向戴秉国表态后,回头高声问同事们:“大家有没有决心把后面的事情做得更好?”“有!”回声震荡在外交部南楼。

    戴秉国听后笑得很畅快!

    当晚午夜时分,戴秉国走进宋涛的办公室,告诉他,刚刚得到消息: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已经批准了出动军机前往塞卜哈接应同胞。

    28日清晨,当第一缕朝晖照亮我空军某地机场时,师长俞金池亲自带领四个机组,驾驶四架伊尔-76军机,从中原大地起飞,在乌鲁木齐转场后飞向巴基斯坦,飞向沙特、阿曼……

    与此同时,国内外交部,我驻巴基斯坦使馆、驻沙特使馆、驻阿曼使馆、驻苏丹使馆、驻埃及使馆……正紧急地与万里空中航线之下的多个国家的外交部、国防部、航空部门商榷办理军机航行许可。

    “这是我军军机首次赴海外接运受困同胞,首次到达非洲大陆,首次单程航距近万公里的历史性突破,中央军委、国防部、总参谋部等高度重视,是一次我军海外执行特殊任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负责具体协调、指挥此次军机行动的总参谋部应急办公室主任李海洋如此说。

    “虽然我们事先已经知道军机要来塞卜哈接同胞,但当机身上印着‘八一’标志的军机降落在塞卜哈机场的那一刻,机场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那场面我没有见过……那一刻,我感到做一个中国人特别自豪,简直是太自豪了!”徐海风这么说,黄振宇也这么说,我采访的许多中国工人都这么说。

    “当时机场上还有几万埃及等国家的劳务人员,他们看到中国的一架架军机来接我们的情景,别提有多羡慕!”徐海风说,“之后我们撤得就比较顺利了。在机场我遇到了当年在的黎波里工作时认识的一位叫伊沙姆的利比亚航空部门官员,他一边不停地向我伸大拇指说中国太伟大,一边帮助我们打通机场出境通道,使得我们的撤离更加快捷。”

    中国军机在塞卜哈和苏丹首都喀土穆之间不停地呼啸穿梭着,还有一架架从阿曼,从约旦,从埃塞俄比亚等国往返于塞卜哈……那些飞机上都是我们的同胞,还有尼泊尔等国的朋友。

    再说黄振宇率领的工作组,遭遇埃航“撂挑子”后,也不全是一帆风顺。在国内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的努力下,十余架外航飞机租下了,可是飞机型号大小有别,距离利比亚远近不同,过境国家、待办手续也不一,这样它们抵达塞卜哈的时间和载客数总是个变量。

    作为塞卜哈撤离行动的前线指挥,黄振宇充分考虑到了上述情况。他把撤离工作形成流程,并分工到人:“请你负责汇总统计航班情况,包括来源地、所属公司、起飞时间、预计抵达时间、可载客人数;请你负责与待撤的中资公司对接,根据载客量安排相应人数,再根据抵达时间通知他们提前从附近营地来机场集合;你负责现场组织待撤队伍、登记人员信息,与机场方面作好沟通,创造最大便利;你负责与国内领保中心联系,确保他们随时掌握情况,我们也要及时了解有无变化,同时与驻相关国家使领馆保持联系……”在一一作出布置后,黄振宇顿了顿又强调:“咱们的安排务必严丝合缝,不容有失!”于是工作组成员各自领命,全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2011·中国外交空前行动简介 >国家:2011·中国外交空前行动目录 > 第十一章 决战塞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