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决战塞卜哈
局势的最新情况及发展动向,认为塞卜哈的实际状况可以大规模撤侨。令外交部应急指挥中心没有料到的是,原本以为没有悬念的塞卜哈撤离后来竟然步步受挫,节节断链。

    早在21日晚,外交部在宋涛主持下给中央草拟撤离方案时,彭惊涛、陈晓东、黄屏、郭少春、马继生等几位外交“智囊”,就已经把从塞卜哈用飞机撤离我国公民的计划列入方案。在22日中央撤离总指挥部会议召开并下达全线撤离命令后,黄屏他们就立即要求我驻埃及使馆了解塞卜哈机场的情况。23日我驻埃及使馆报告说该机场能起降A320等150至180座飞机。“太好了,这样我们用二三十个航班班次就能接回那里的五六千人。”郭少春等领保中心的同志曾一度为此很放松。他们还设想:“如果直飞不行,我们的包机就在埃及的开罗和亚历山大做摆渡。”看起来这似乎万无一失。

    24日至26日,整个撤离的重心落在东西两线的班加西和利突边境上。当这两地的通道基本打通,开始大规模撤离时,撤离重点便集中到了南部的塞卜哈。但计划不如变化快,战争中的利比亚局势瞬息万变,周边国家的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断发生。

    首先是去往塞卜哈的航班无法落实,其次是周边国家的飞机租借不到。因为此刻关于塞卜哈有可能成为卡扎菲最后堡垒的传说越来越接近事实,就是说塞卜哈将比班加西和米苏拉塔更有可能成为保卡和反卡势力最残酷的厮杀之地。

    “不管找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必须完成租借埃及航班的任务!”黄屏、郭少春给驻埃及使馆下了死命令。

    “不是说国内派包机过来吗?”使馆人员不解地问。他们还不清楚,这个时候国内安排的民航飞机已经全部飞往希腊、马耳他和突尼斯等地,去接应那里中转过来的两三万同胞,根本抽不出航班飞往开罗和亚历山大。关键是利埃边境关闭后,开罗和亚历山大已无人可接应。

    “宋大使,拜托了,你们无论如何要把埃航的飞机搞定!不然的话,塞卜哈那边麻烦就大了!”这时的黄屏自己都记不清到底多少次给宋爱国大使打电话了。

    还有啥说的!国难当头,我等岂能不全力以赴!

    宋爱国他们还真把埃及航空公司搞定了:“他们给我们签了15个航班班次!”当驻埃及使馆把这一消息报告给部里时,领保中心值班的小伙子、姑娘们抱团蹦跳起来:“谢天谢地!塞卜哈有救了!”

    “马上通知黄振宇他们回开罗,立即进入塞卜哈!”这就有了黄屏命令还在阿曼、迪拜转悠的第三特别行动小组火速折回开罗的那个电话。

    这已经是27日凌晨的事了。郁闷了好几天的黄振宇小组于当晚9点半左右从开罗起飞,到达塞卜哈已经是28日凌晨1时33分。在黄振宇他们到达之前,苏丹和迪拜来的两个航班接走了一批中国同胞。但不管怎么说,小伙子们觉得总算赶上了塞卜哈大批人员撤离行动的重头戏。“你们是第一架飞往塞卜哈的埃航班机,后面我们租了14个班次……”离开开罗时,使馆这样对黄振宇说。

    “到塞卜哈后,往机场一看,好家伙,那才叫人山人海!我们想找自己的同胞,竟然还不好找!机场上聚集的大多是埃及人,至少有几万人!天黑乎乎的,我们与地面临时指挥部取得联系后,还算比较顺利地将一批同胞接上租来的埃航飞机。当时我们都很高兴,以为后续飞机来了就可以成批成批地走了,哪知第二班埃航飞机一落地就坏了大事……”徐海风心有余悸地说。

    “80后”年轻外交官徐海风是我认识的参与此次撤离行动的三位苏州小老乡之一。小徐2004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曾在我驻利比亚使馆工作三年,因为熟悉当地情况,被部里挑选为工作组成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2011·中国外交空前行动简介 >国家:2011·中国外交空前行动目录 > 第十一章 决战塞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