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海军衙门和颐和园工程搅到一起了
。
“王爷,这事可以做大文章。”孙毓汶阴阴地笑了一下,说,“您可以率海军衙门各位会办、帮办大臣一道去天津,一来验看北洋新买来的这三艘军舰,看合不合格。二来命令北洋所有舰队在海面上实地操演,您和各位大臣予以检阅。三,您带着各位大臣巡查渤海湾沿海炮台修筑情况。这三篇文章都是海军衙门成立以来的新作,到时将它做得轰轰烈烈,必是花团锦簇的大好文章。”
“行,你这个想法不错。”孙毓汶这一段话,说得奕譞大为开心,这真是一件很风光很露脸的大好事情,亏得他指点。稍停一下,奕譞笑道,“莱山,这文章还可加一段:曾国荃去年向英国买了三艘快船,叫他命这三艘快船到时也赶到大沽口,干脆来个北洋南洋大会操!”
奕譞毕竟也是个聪明人,孙毓汶这一提醒,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个显示海军衙门办了大事的好机会。但孙所说的,依然还只局限北洋的范围,这些事,李鸿章都可以北洋大臣的身分来做;若将南洋的快船调来会操,却就大不相同了。不是海军衙门的命令,北洋能调得动南洋,曾老九能听李鸿章的?谁说海军衙门没有做事,这不在做大事吗?
孙毓汶听了这话,也从心里佩服奕谡的这个补充,忙说:“王爷,您这段文章真是绝大手笔,天底下再没有第二人可以想得到,做得出了。今年来个北洋、南洋大会操,明年等福建水师的那几条船修好了,再给他们配两条洋船,我们就来个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大会操,那可就是大清开国以来最大的军事盛典了。到时把太后、皇上都请来检阅,王爷,您就成为咱们大清海军的万世功臣了!”
孙毓汶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一丝不偏地拍到点子上,一连几天,奕譞一想起“大清海军万世功臣”这句话,心里就美得喜洋洋、暖融融、兴冲冲的。
奕譞也不再与奕勖商量,立即给李鸿章拍了一封电报,将北洋南洋会操的设想告诉他,然后要他出面以海军会办大臣的身分奏请太后、皇上。
李鸿章接到这封电报,一眼就看出了醇王的用意,但他欣然赞同。因为这事说到底是在看北洋水师,这出戏的真正主角是他李鸿章,他正好借此机会向太后、皇上,向全国乃至洋人展示北洋水师的实力。因五千万计划遭驳而心情郁闷的李鸿章,顿时开朗了许多:不管如何,凭借海军衙门这个招牌,总能有所作为,至少可以借这个检阅之机大大渲染一下北洋水师,今后利用海军衙门统一安排海军款项的权力,再大力将它扩充。李鸿章拜发奏折后即刻下令北洋水师各队各舰各炮台,做好迎接朝廷检阅和两洋会操的准备。
这种视表面热闹为事业成就的心态也正是慈禧的性格。听完李莲英读的这道折子后,慈禧笑着说:“这是谁给老七和李鸿章出的点子,看来海军衙门里还真的有几个能干人!”
李莲英忙恭维:“太后洪福齐天,玉皇大帝把天上文曲星武曲星都打发下来,辅佐咱们大清了。”
“好,这件事就依了他们。”慈禧斜靠在松软的黄缎躺椅上,两个宫女正在轻轻地为她捶着大腿。
李莲英忙把手中的奏章递给慈禧。慈禧接过,右手拇指在奏章的左下角用力掐一下,绵软宣纸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指甲痕。李莲英又从慈禧的手中把奏章接过来,立即就有内奏事处的小太监过来,将这道奏章转给外奏事处。外奏事处的官员以及军机处和内阁的大臣们,都熟知慈禧的这个处置方式:凡无指甲痕的奏章都是不同意的,凡有指甲痕的都是赞同的。他们甚至还能根据指甲痕的大小深浅,印在纸上的位置等等不同的情况,来判断慈禧对此折是欣赏、同意或是勉强同意等不同的态度。他们的判断大抵会不错。这一套内廷学问,也亏得这班官员能研究得出来,真正不容易。
“念下一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