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怪木匠齐白石
诗三百首 》。”

    齐白石用一口湘潭农家土话叙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使得一旁的杨钧感动不已,心里想:“齐师兄家境这样苦,年纪这样大了,艰苦力学,真不容易,相比起来,自己就要惭愧多了,今后要好好向齐师兄学习。”

    王闿运也为之动容,说:“二十七岁开始求学问也不晚。《 三字经 》上不是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吗?你也二十七岁始发愤,正好应了古话。”

    说得齐白石咧开嘴笑了。

    “你的诗集带来了吗?”

    “带来了。”

    “给我看看。”

    齐白石将刚才打开的粗布包里的另一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三本装订得整整齐齐的簿子。他将最上面的一本递给先生。

    王闿运见那簿子封面上端端正正地题了个书名:白石诗草。左下边写着几个字:借山吟馆主,下面还钤着一方红印。王闿运问:“‘借山吟’是什么意思?”

    “回先生的话。”齐白石答,“学生屋前有一座山,这座山一年四季草木青翠,学生常对着它吟诗,但这山不是学生家的,所以只能说‘借’。学生借此山吟诗,便把读书的那间屋取名叫‘借山吟馆’了。”

    “有意思。”王闿运称赞,“这间书房名取得雅致得很。齐璜,你有几个号?”

    “回先生的话……”

    “以后再不要说这种套话了!”王闿运打断齐白石的话,“我是个很随便的人,不拘形式。今后我们天天在一起,常常说话,你总套些这样客气话,有几多不自在!”

    张登寿也对齐白石说:“王先生最是平易洒脱,我们跟他老人家说话都随随便便的,你就莫讲客气了。”

    齐白石说:“先生这样对待我们做学生的,真是宽宏大量。”

    “你说说吧,你有几个号?”王闿运说着,顺手抓起了桌上的铜水烟壶。

    “学生生下来时,祖父按齐家宗派的排法,给我取了个名字叫纯芝。祖父母、父母都叫我阿芝。后来做了木工,大家都叫我芝木匠,也有客气些的当面则叫我芝师傅。又有个号叫渭清,后来还有个号叫兰亭,都是祖父取的。陈少蕃先生给我取个名叫璜,号濒生。胡沁园师说,画画后要落款,落款的名字要高雅点。白石铺驿站离你家不远,我给你取个别号叫白石山人吧。后来我凡画画,落款就用白石山人四字。但别人叫我时,常把山人省略,光叫我齐白石。另外,我自己还时常在画后落款木居士,木人,杏子坞农民,星塘老屋石人,湘上农人等名,以示不忘本。”

    就如同刚才回答读书提问时一个样,齐白石又从叶到根,详详细细实实在在地回答了一番。

    “哦,哦!”王闿运连连点头,对这个朴实无华的木匠的好感又加重了一分。“我看看你吟的诗。”

    王闿运慢慢地翻看着。齐白石神色紧张地盯着先生的脸,力图从脸上的表情来估量自己诗作的优劣。杨钧和张登寿也专注地望着先生。王闿运的脸上不时露出笑意,齐白石提起的心渐渐地回落。王闿运的眼光停止在一页上,问:“这首诗写的是件什么事?”

    齐白石站起,走到先生的身后。杨钧耐不住,也走过去看。那一页上写着这样一首诗:

    齐白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学生小时身体不好,算命瞎子说我水星照命,多灾多难,防了水星,就能逢凶化吉。祖母就买了一个小铜铃,用一根红绳子系在我的脖子上,说,阿芝呀,你带着二弟上山去,好好地砍柴放牛,到晚晌,我在门口等着,听到铃声远远地响,知道你们回来了,我就好烧火煮饭。今年春上,祖母去世了。我看见桌上摆着的小铜铃,想起小时候的事,就写了这首诗。”

    王闿运笑着说:“好,有意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度简介 >杨度目录 > 一、怪木匠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