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二、杨度道出借尸还魂的奥妙,终于说服了梁启超
    第二天,杨钧、代懿仍回学校,杨度陪着熊希龄乘早班车来到横滨。

    梁启超异国重逢老友,自然欢喜无尽,滔滔不绝地畅谈起来,话题很快就转到了近日的特大新闻——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事。杨度趁着这个机会,把熊希龄来日本的意图和自己已答应代笔的事告诉了梁启超,并且请他帮忙也做个枪手。不料这个舆论界的骄子一口拒绝:“秉三远道而来,若要我帮别的忙,任何事我都会尽力而为,只是这件事我不能做。”

    话说得这样死,简直无任何商量的余地,熊希龄脸上很觉不自在,暗中责备杨度多事:你何不干脆一个人写算了。杨度却不生气,笑嘻嘻地说:“卓如,你这态度算什么老朋友!秉三奉命来日本,什么事都用不着你帮忙,惟一就这事找你,而且这里面也还有我一半面子。我何时得罪了你?”

    “皙子,你不要误会,我不写,不是不帮朋友的忙,而是不能做不应该做的事。”梁启超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二位对考察一事寄与很大的希望,尤其是秉三作为重要随员,更是满腔热情。我今天当着你们的面泼一点冷水,不客气地说,这其实只是一曲戏文而已,何来什么实际作用!”

    熊希龄说:“卓如,你的话也不无道理。如果真的让载泽、端方这些人出去走一趟,朝廷就按他们回国后所说的来制定宪法,那确实有点像做戏。不过,提出这个建议的袁世凯和采纳这个建议的慈禧太后则不是做戏。”

    梁启超陡然变色道:“秉三,你弄错了,这个戏的主导恰恰就是慈禧和袁世凯。”

    稍停一会,梁启超以坚决的口吻说:“我这一生决不为慈禧和袁世凯做事。”

    话说到这般地步,熊希龄已在心里打退堂鼓了,好在杨度已答应,梁启超即使不写,他也会独立完成这几篇文章,自己的差使可以交了。他对杨度使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杨度装作没看见似的,笑了笑说:“好个有骨气的梁卓如,袁世凯出卖了你,慈禧要杀你,你被迫羁旅异国他乡,你和他们两人结下了深仇大恨,不共戴天,所以发誓不为他们做事,志节可嘉可佩!”

    梁启超听出杨度这几句话有点不大对味,说:“我和慈禧、袁世凯之间并不是个人的恩怨,事关国家和人民的大是大非。不为他们做事,正是保持着我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清白。”

    杨度冷笑道:“那么,何不学革命党的样,把慈禧、袁世凯暗杀掉,为国家和人民除害呢?”

    “我向来不主张暗杀,暗杀只能除标,不能去本,根本的问题在于开化民智。”梁启超摆出素日里那副政论家、思想家的派头。

    “此论高明至极,我完全赞同。”杨度立即接言,“既不行暗杀,那就只有等老天爷来收拾他们了。慈禧今年七十多岁了,老天收她为期不远了。袁世凯还不到五十,照这个样子,他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还要坐二三十年,难道今后二三十年内你就不与朝廷有任何联系了吗?”

    “皙子,你不要替袁世凯做说客,只怕是慈禧一死,他今日的位置也就没有了。”

    梁启超的二郎腿在薄绸长袍下跷了两跷。康有为现在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慈禧死后光绪重掌大权的那一天,梁启超并不像他的老师那样完全迷信光绪,但也相信只要慈禧这座大山一倒,中国就会有大变化。这一点,杨度和熊希龄都没有像他们那样考虑得深远。熊希龄一贯较为持重,不喜多讲话,且杨度已叮嘱过他,所以他只是自个儿喝茶,望着他们,静听两位才子的唇枪舌剑。

    “卓如,你不要弄错了,我决不是为袁世凯当说客。要说当说客,我今天是替四万万中国人当说客,游说你这个自诩的少年中国之少年,要为中国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不要摆名士的架子!”看来杨度有点动气了,声调提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度简介 >杨度目录 > 十二、杨度道出借尸还魂的奥妙,终于说服了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