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保守机密,保留证据
挫,立场鲜明地念起来:“截止到十一月十五日,集团下属各生产、科研单位,新购置此类设备共计一百一十五套,新增固定资产总值为八百六十九点一三万元……”这下可麻烦了,惨遭这种“抗辩”式讨论问题方式的攻击,不仅是裴小彤,连戈一兵和科研处长都阴沉着脸,偏头白了他好几眼。
裴小彤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实心眼的女孩子。这个大院里昂首阔步走出来的北京妞,别看二本毕业,是托了姐夫的关系才进到远宏来的,可她从心理上,对杨明峰他们那些外地进京的所谓博士、硕士的,还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藐视。今天会前准备时,她原以为真理绝对是掌握在自己一方手中的。啊,这笔钱原来是我们在管的,凭什么你经济处要平白拿了去?这跟强取豪夺又有什么区别?
直到现在,她脑子里也还转不过弯来。看见自己的偶像,技术、管理堪称双绝的戈总,在徐爱华、杨明峰一唱一和穷追不舍的双重攻击下,难堪得脸色煞白,哑口无言,便无端迁怒到杨明峰这个“奸臣”身上,翻着眼睛,恨恨地想:这个家伙,就会拍他们处长的马屁,还有点正义感吗?
达文彬听完杨明峰的“檄文”,也吓了一跳,不禁脱口而出:“啊,这么多啊!”他也是第一次才知道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的,脑子里立刻反应到,百分之二十是否还是太少了点,早知如此,干脆应该再狠狠心,至少拿走他们百分之二十五!
“戈总,我是不懂技术呀,但据我所知,试验箱应该属于辅助设备是吧?”徐总换上了一副谦虚而平和的姿态,轻声细语地说,“如果这些不十分重要的设备,挤占了有限的科研经费,我觉得可能还是在使用计划上有点问题。”
尽管徐总已经用了“我觉得……可能……还是……有点……”这种纯官话了,可戈一兵还是忍不住要炸了。他脖子上青筋暴跳,扬起手上的黑杆签字笔,对徐总指指戳戳道:“徐总!我也不明白,那就请你告诉我,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我就知道,少了一个环节,科研就进行不下去,产品就生产不出来!”
“好啦,好啦,你看你们,说着说着又来了。”达文彬赶紧出来劝架,勉强挤出笑模样说,“哎呀,多大点的事嘛。你们要是为了工作气病了,我不就抓瞎了?林部长要是找我,我就跟汪书记一起住院去。”他这句话说得大家憋不住,都随着他笑起来了。“今天这个会,时间确实拖得够长的,我看这样,明年暂时让经济处管一年,科研处监督,管不好再拿回来。”
达文彬这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大家谁不明白,这就叫一锤定音!再说什么也是没用,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偃旗息鼓。于是,大伙不约而同合上笔记本,纷纷站起来准备收队。
杨明峰和刘立新并排走出会议室,听见身后达文彬的声音:“老戈,你辛苦留一下,咱们再聊点别的……”
“呵呵,达总这是要给戈总做思想工作呢。”刘立新手掩着嘴巴,嬉笑着对杨明峰悄悄说。
“哎,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这点钱谁管还不都是一样?干吗两位老总这么争来斗去的?”杨明峰更靠近刘立新一些,嘀嘀咕咕地与他耳语。
从第二十二层下到第二十一层,每次都是直接走楼梯,这样更简便快捷。他们俩走进黑黢黢的楼梯间,刘立新站下了,认真地说:“这谁管,差别可大了去了。你看啊,”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一般,“咱们经济处,在管理费上,除了总经理自主支配那块资金之外,全都管起来了吧。在生产上,握着‘基础定价’和‘成本核算’权,他们再折腾,也出不了大格。再剩下的就是科研经费这一块了。这一块由于专业性强,一直游离在外面。长期以来,科研处和戈一兵,拿个单子就让达文彬签字,他怕完不成任务,直接影响研发进度,还不能不签。我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