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观众肩膀上把他给抬出去。
当晚,不管是台上的表演还是台下观众的种种反应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对台湾人来说,不管是迈克尔的演唱会还是他的排场,都让人见了世面。
从他来台湾前到离开台湾后,台湾的舆论界、教育界、文化界、流行乐界爆发了一阵阵的大论战,或者说是大混战更恰当,三个多月后才平息。
现在想想,全世界应该只有迈克尔·杰克逊穿黑裤白袜而不会被时尚界嘲笑。过了三年,他的“历史之旅”全球巡回演唱会,再度来台演唱,把什么航天飞机、战车都开上了舞台,依然令人印象深刻。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欧美流行乐界的天王天后们相继来台湾演出。我至少看了惠特妮·休斯顿及玛丽亚·凯莉的演唱会,这些都是那几年令人难忘的回忆。但到了现在,迈克尔永远和我们告别了,惠特妮吸毒废了,花蝴蝶凯莉也过气了,等了十几年,台湾还是没等到麦当娜的演唱会,这实在是个遗憾……
“新党”成立
1993年,国民党党内的政争到此告一段落,李登辉终于掌握了大权,政局也随之稳定了下来。原来在国民党内的非主流派人士,后来成立了党内的次级团体“新国民党联线”,与主流派的次级团体“集思会”相对抗。到了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终于出走国民党,另组“新党”。
新党在成立之初,形象是非常正面、良好、清新的,其组成人士皆为一时硕彦,并以小市民的代言人自居。若撇开政治立场来说,新党在当时的确是受到许多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人士的欢迎。
自从党禁解除后,台湾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党纷纷成立,但大多是泡沫。新党的成立并得到支持,有其时代因素。一方面,当时民众看到国民党金权政治泛滥,腐败成风,严重败坏了形象。另一方面,民进党的政治立场常常又过于激进,不利于政局稳定。因此,新党的形象正符合民众的要求,很快成为台湾第三大党。
台湾民众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是黑金政治最严重的时期。所谓黑金政治,即政治与黑道及金钱间有纠葛不清的关系,这些情况在地方上尤其显得严重。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李登辉纵容的结果,但我个人认为,实际上国民党从创党之初就有这种现象。不管是早期哥老会还是洪门、青帮,一直都跟党政军有所瓜葛;或是后来为了选举,各党都结合地方角头黑道势力,这种现象是一直都有的。这些本来不能提,只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政治较开放,媒体也较自由了,民众原先看不到的事突然间都被摊在阳光下接受检视,因此使人印象深刻。
话说回来,新党成立后,算是政治立场不同的非主流派从国民党内正式切割出去了。而国民党现在要面对的,是日渐强大的民进党。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即有种“四大族群”的论述,即台湾组成人口里有闽南人、客家人、少数民族及1949年后随着“国民政府”迁台而来的外省人。而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台湾所谓的“本土化运动”是独尊闽南族群的,这造成其他族群的不满,但同时也激发了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自觉,如少数民族在1993年也掀起了正名运动。本来在身份证上,少数民族都被迫要用汉名登记的,此后他们也能用族名登记。因此面对民进党争夺本土论述的主导,国民党也在思考转型。
“四大族群”的说法很快就被台湾社会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的省籍矛盾正在消融中,但取而代之的,与当局认同为主轴的对立反而越来越严重。当初新党的形象除了“都市中产阶级”外,还给人有“大中国主义”、“中国党”的印象。在台湾,传统上,以浊水溪为界,以北支持国民党,以南支持党外、民进党,在这个情况下,新党几次欲南下跨过浊水溪,都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台湾进入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