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不羁少年时
社会如此,令日后登上帝国政坛,现在还处在小学时期的曹操等一批学生,学习状况混乱不堪。全班二十六个学生,有十一个因为父辈贬官、流放而退学。原本怨恨曹操出身的同学们,一个个遭到株连离校而去。同学胡母班因为伯父被贬官,回到了泰山老家。
袁术在家里是袁绍的克星,人前人后称呼袁绍“那小娘养的”,唯有曹操不计较,跟长一年级的袁绍玩在一处,这令袁术怀恨在心。两家住对门,什么事只要站在当街一声喊抬脚就到。两家之间的石板路都被他们俩的鞋底磨出了亮光。
曹操的鞋底磨得多一点,因为直到十五岁还是独子。曹嵩倒是很想纳妾,问题是他自己不行,即使纳了也是白纳。曹家长期只有一子,曹操又生成这样,曹嵩提心吊胆,担心“绝后”。
还有一样担心的,是曹操的身高问题。如今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身高却如三九天的麦苗没什么动静。曹嵩不止一次这样地想,要不是父亲曹腾确实是太监,街坊和同僚一定以为曹操是他“扒灰”生的。曹操的身高、相貌、还有秉性,像极了曹腾,这恐怕也是世人总能记起曹操是曹腾养孙的原因之一。
曹操生得矮小,精干,总比同龄孩子的身高差两岁光景。曹腾童年就被去了势,影响了长身体。不过他的职业是太监,矮一点无所谓。曹操就不行了,骑马打仗够不着镫子,做官治世压不住气场。是什么原因让曹操长得这么矮?想了好久也想不通……曹嵩突然将重复无数遍的想法戛然止住,吹灯起身穿上鞋到院子里叫上阿才来到曹操房间。曹操已经睡去,看见猛地进来两个黑影,吓得一骨碌坐起来,曹嵩还没等曹操明白过来,要阿才按住曹操的头,他按住曹操的脚,吓得曹操杀猪一般喊叫:父亲?阿才?干吗呀?我这几天没干什么,哎呀,妈呀……
曹操的喊声小下来,情绪渐趋稳定。曹嵩和阿才是在拽他的身体,要给他抻抻长。虽然被拽得生疼,曹操想要是能拽长点也好,省得袁术人后称他“那个大半截”。
国事平定,曹节又腾出手来搞教育,师资基本配齐,小学部又恢复往日的秩序。
太学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学府,其小学部的课程从西汉到东汉,至少沿袭、改良了数百年。系统性强,安排有序,每科都有不同的先生授课。他们起码都是太学大学部毕业的学子,是古典经学的佼佼者。
比每天晚上抻长身高还痛苦的,是全部恢复的课程。永无尽头的死记硬背,常常使曹操把多篇典籍背得串了位,中有《礼记》,中有《墨子》。这还不算最糟糕的,还有基本算数、历法、星象、云气;学作辞赋、郊游、初级野外生存训练;骑马、射箭、跑步、负重、涉水倒很令曹操愿意学习。他更喜欢课外活动,项目丰富:掷铁球、搬石磨、举石锁、抱粮食、踢毽子、捉迷藏、找东西、猜谜语、魔术、杂技等。
不过他对手工课没多大兴趣,怎么也编不了席子。汉代没有家具,都是席地而坐,所以席子用途广泛,需求量极大,是社会生产生活主要的资料;同学戏称曹操编的席子安上框当提篮使。当时社会分工不明显,一个人需要掌握诸多技巧,才能生活下去,所以还要学习箍木桶、编篮子、缝衣服、裁剪……虽然学得不怎么样,至少掌握了技巧。万一真要被逼成天涯沦落人,这些手艺都还能将就用上。
以曹操为首的官宦子弟们,在课上假作努力学习,下课后就成为“魔兽”少年,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洛阳的每个角落。打架、偷东西,帮闲又帮忙,看谁家办丧事,就凑上去磕头。看谁家办寿宴,就挤进去拜寿。找个地方坐下来吃饭,主人家虽看出端倪,并不敢得罪,如同要交“保护费”般自认倒霉赔上酒席,他们被坊间悄悄称为“混吃帮”。
曹操早晨来上学时看到一户人家办丧事,来到学校,跟袁术他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