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飞度朝夕逝
么办?
曹操头摇得厉害,一副痞子相,眉毛一抬:父亲放心,你儿子我本身就是个坏人。
曹嵩气极: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怎么不知道羞耻?你不小了,该懂得自律。还有,请你以后改掉一说话就抬眉毛的臭毛病!
曹操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会了抬眉毛,好像不光说话之前,就连看到新鲜事物和不认识的人都会习惯性地抬眉毛:为什么要自律?自律就是自虐。
曹嵩打量着曹操,不知道他在外面都结交了些什么人。曹嵩叹气,凭他这么好的天资的父亲,怎么会生这么个不懂得控制自己、专讨人嫌的儿子?难道是报应?
曹操的表现,越来越让曹嵩绝望,打算多囤积点钱粮给自己养老。
当一个天资禀赋超常的儿子的父亲,必须承受更多。
机会像个腼腆的女子,总是喜欢跟在绝望后面,一场变化即将抚慰曹嵩冷却的心灵。
曹节并不是个只知道舞弄权势的太监,早在恩师曹腾的教导下熟读典籍。从军界到政界,从防务到立法,从屯田到盐铁,可谓无所不通,渐渐地令士大夫们感到服气。
公元169年,太监集团对“党人”的打击接近尾声,换了一批没野心、不爱管闲事、能埋头苦干的士大夫担任朝廷要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段颎和桥玄。段、桥二人作为文武代表,成为当时政坛的耀眼新星。
然而就在桥玄的政声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写好一份辞职报告和请愿表,跟郑麟的辞职报告一起呈给皇帝。两份报告弄得曹节等人很紧张。一个要走,一个要来,是不是相互串通好了?赶紧查查。尤其是桥玄,放着少府不做,难道就是为了给安排他上任的曹节难堪?
资料显示:桥玄出身名门,祖上世代为官,本人虽然一再弃官辞职,可政声颇佳。在少府任上除了爱喝酒,容易得罪人,其他毫无过错。
郑麟辞职的理由:身体不好,不堪重任。
放着郑麟没有说服力的借口不谈,桥玄呢,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少府不做,去太学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地方?再说,他虽出身名门,又毕业于太学,总不能凭这个就让他前往任职?如果把太学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人,那就是极端的不负责任。
等了一阵子,桥玄还是没能等到太学总长任命文书下发,便写了一篇长长的《论我朝教育之实务》,文章开头说明现今太学教学现状,用他独到的观点阐述教育事关国家强盛、民族未来的重要性。东汉帝国四面临敌,如果国中人等不能强盛,必将被外民族侵入和戕害。并例举诸多兴国强族之大计,论证教育为强国第一要务。
桥玄能否顺利前往太学任职,会不会再次陷入漫长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