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教育中犯了错
响起,如暴雨毕至。
全场静默聆听。桥玄尽量用最大声量,但也不是嘶喊,一字一句地讲述:各位,以我历经大半生的经验来看,无论出生贵贱,还是家境贫富,无论要当官造福于民,还是想仗剑行侠义于野,都应该尽可能接受更多的教育。可我们从来都只关注求学者的品德和态度,忽略了教学者的知识与高低。
听众纷纷点头。桥玄继续讲:俗话说“不会教学教内容,会教学教方法”。人的一生很容易遇到会教内容的先生,每天只知道教学生死记硬背。
曹操仰望着桥玄,早晨的阳光正好洒在曹操的脸上,曹操那礼佛一般的敬仰之情,随着这句话油然而生。
桥玄继续说:如果有谁遇到教学有方法的先生,那就算是你们的造化。听众中如果有教化他人的,希望你们能明白学习和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先生身上。让学生把知识记下来的人,不能当别人的先生,能力又不足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于没教学生。
曹操朝旁边看看,现场有被说得低下头的,看来他们就是桥玄说的那些先生。
桥玄继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不是光指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教学者的教育,没有好的教育者,怎么能教育出好的学生?没有好的教学方式,怎么能让学生爱上课堂?没有好的教学能力,凭什么让学生枯坐时日,听一介无用先生的废话!我奉劝那些妄自尊大,假装深沉的先生们撕开伪装,真诚地对待学生,和将要教授给他们的知识!
桥玄说得停住,台下鸦雀无声,突然有人喊:好!
继而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有几个“便衣”神色不对,相互递换眼色,不知道这算不算犯禁的内容。
桥玄继续讲: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们的味道。优秀的文化和圣人思想,不学就不知道它们的意义。根据我这大半生走来的经历,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学生只有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先生只有教了以后,才知道其中的困惑。人,只有意识到不足,才能自我反省。教学相长,先生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要自我学习和向学生们学习,才能得到长进。
在尊师超过尊重父母的年代,桥玄竟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令所有听坛者振聋发聩,尤其是曹操。便衣们甚至准备冲向高坛,将桥玄架走。
看来桥玄遇到过情况糟糕的先生,并因此深恶痛绝,所以越说越急切:大多数教学者们,每天只知道要学生们背诵大量的经典和文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也不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难道教育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几个字、几句话吗?要知道,学生们付出的是荒废生命的代价!如果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学生毕业,除了会背几篇课文几首辞赋,做人、做事方面的知识一无所获。这将是教者的过错!
台下又是掌声,有先生模样的人竟然愤而离去。更多人遗憾他们的先生没来听桥玄的坛。
掌声中,桥玄看见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几个少年静默而坐。尤其是曹操,如同被抽离了魂魄,目光涣散,不知道是在反省,还是在追悔。
桥玄年届六十,曹操年方十五,两个老少“公子”的友谊如何建立?充满争议和矛盾的桥玄,将如何影响曹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