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太学梦随轻风去
    桥玄、蔡邕、何颙联名发布的消息,立刻成为一个爆炸新闻。他们主张开放太学,具体说是向全国学子开放,尤其是屯聚在洛阳城外周边的私学师生们,将在这一规定中得到好处。

    桥玄当面向皇帝刘宏跟曹节等人陈述这一动议时,是这样解释的:太学不应该是少数人的太学,应该是全国甚至是全天下的太学,我主张面向全社会开放。尤其是那些封存了上千年的典籍,必须让社会共享,才能显示文化遗产的精神。

    这一问题在于,驳斥的人就会显得狭隘,维护的人就要承担风险。在帝制封建时代,桥玄竟然提出这样的主张,还说太学不应是少数人的太学,这少数人指谁?被指的人都知道。

    曹节给出的答案是:此议事关重大,前朝无旧例可循,等待群臣开会研究后再说。

    桥玄可不管那一套,既然你们都知道了,即使不批准我也要实行。没有得到任何批文便擅自发布消息。桥玄开放太学,令洛阳乃至天下震动。士子们奔走相告,纷至沓来,希望能在他们梦寐以求的太学里自由听学、查阅资料。这在学习资料非常匮乏甚至在刊刻的过程中发生诸多谬误的年代,桥玄等人的决定,让太学数不清的典藏造福天下,无疑能大大改善弊端。

    课业严格,曹操不得不改掉纨绔气,努力学习。曹嵩也渐渐习惯没有太学的教员来大司农府告状的日子。本以为这种日子能持续下去,谁知却又波澜不断。

    曹嵩在跟曹节闲聊时提到曹操突然变得上进,不禁赞许他让桥玄去太学做得非常正确。曹节苦笑:桥公祖老是老了,可脾气一点没改。他说要开放太学,我没同意,他就自作主张。不知道会给太学弄出什么乱子来,到时候皇帝那没法交代。

    曹嵩倒是很了解桥玄,说如果桥玄能按照旧例办事,那就不是他了。

    曹节愣愣地看着他:难道是我当初看错了人?

    曹嵩慌忙解释:是他一直没弄明白为官要旨。

    曹节微笑点点头又摇摇头,叹气。

    各地学子们陆续赶来洛阳,洛阳城十二门侍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怎么有这么多学子前来?是不是要召开什么选举或者议论大会?学子们回答,他们要去太学听课、查资料等等。

    没想到太学的教员和学生们自发拥挤到独木桥头,想要阻止外地学子进入太学,原因谁也不说,就是不让进。

    侍卫将这一消息层层上报,最终到了曹节和皇帝那里。曹节猛地跳起来:什么?快驾车,去太学!

    桥玄知道,他们这是不想让特权被分享,利益被瓜分。太学无语,而太学的学子们始终认为他们是最高贵不可侵犯的,包括他们享用的一切,也不容许他人沾边。曹操虽然不知道桥玄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但至少他知道他们去洛阳城外的私学游玩时,受到热情接待。

    主张开放太学的桥玄、蔡邕、何颙区区几个人,正在跟全校四百多师生对抗,显然力量薄弱。那些反对者的神态极其严峻,像围攻猎物的狼群,随时准备扑过来跟他们撕咬一番。

    桥玄向他们喊话:如果所有人对一切事物意见一致,那就太不正常了。你们有权利对这件事有意见,可我坚定地以为,他们都是大汉子民,不能跟诸位一样享受平等教育。难道让他们听听课,查查资料,在学习中少受点困扰也不可以吗?

    桥玄指着被独木桥上站着的侍卫挡在南端的挑着担子、背着行礼、夹着雨伞的学子们:大汉帝国的强盛,不光靠你我,还要靠全天下人!我是太学总长,我说了算。你们没有权利不让他们进来!

    站在反对阵营里的曹操,众目睽睽之下,毅然走到桥玄这边,立刻迎来一阵鄙夷的目光。桥玄没想到,或者说想到了曹操会站过来,这令他心中感慨,至少还有人愿意跟他站在一起,给了曹操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简介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目录 > 太学梦随轻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