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得遇有缘人
所有人大笑。
梁衡对每一个问题的讲解都妙趣横生,且平易近人,竭尽所学。看来私学先生想要招收学生,就必须练得一身好本领。
官学教授拿着津贴和好工资,享受社会声誉,每天课程就那么一点,可以到别的私学客串讲学赚钱,还能以各种名目申请国家特殊经费。私学则不行,这关系到先生的收入和名望,成败和是非。
曹操听梁衡讲课,颇有收获。下课后,曹操和学生们一起来到他们住的房子。虽然是矮小简陋的“学庐”,跟曹操在百工课上学习建造的“猪圈”差不多。但里面整洁干净,每个人的床铺整齐排列,简单的洗漱用品摆得有条有理。
每人一张席子、一个土坯包着布当枕头,一床单薄的被子。席子有的是破的,棉被还打着补丁,可能只有很少的棉絮,但不妨碍这些物件和使用它们的主人那样不可轻视。
朝廷的新生力量不仅在京城,更多的在民间!这些学子们很多一生都无缘仕途。曹操感觉国家在浪费人才,浪费生命!
第三天,曹操拜别梁衡和众子弟,前去曹阳、郏、函谷关。梁衡的妻子准备了一个布包给曹操。袋子里有三天的粮食和一点钱,够曹操游历一番,节俭着用,应该能平安回到洛阳。
曹操接过布包,梁衡家已经很困难,怎么还能带走这么多资用?曹操跪地拜谢,坚决不要钱,只愿意留下大约一天的粮食。
梁衡扶曹操起来,语重心长:孟德,在家千番好,出门事事难。年轻人,你想壮游,看看天下的状况,这很好。不过要记住,只有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曹操点头,知道梁衡在告诫他不要轻易将粮食和钱全部给别人。
梁衡要曹操见到桥玄一定要待他问好,他们将要迁往弘农山中,开辟山林,自耕自足,躲避即将到来的乱世。
后来,曹操西征张鲁,路过弘农,还专门前往山中找寻梁衡,可惜从此一别再无音讯。曹操如同翻开梁衡和那些私学子弟的人生,只是看到刚完成的部分,却再也无法看到结尾。
曹操恐怕是梁衡教过的时间最短的学生。
告别梁衡,曹操心情更加沉重。带着梁衡挤出的干粮和一点微薄资费上路,一路上看到民生凋敝,路边不断有倒地而死的穷苦人。
渑池、曹阳一带官府大户却粮仓满盈,商人乘机哄抬物价,百姓更加苦不堪言。走到一座叫甘甜的小镇,甘甜不甜,处处哀鸿遍野。街道两旁到处是卖儿卖女的穷苦人,当曹操经过,听到一片求卖之声:小官人,买一个奴才回去吧,只当买一条狗,一只鸡。
忽然,前面有哭声传来,曹操牵马去看,只见一个十四五岁姑娘正俯在刚死去的老妇人身上哭喊。
这个叫“春”的女孩姓刘,家中七口人饿死五口,只剩下她的老祖母和她艰难度日。刘春本来想要把自己卖掉,给祖母换几天粮食,谁知祖母竟然饿死在当街。
刘春伤心欲绝,朦胧泪眼中看到曹操牵马走来,跑到曹操面前跪下,求他买了她,将祖母埋葬。
曹操为难,自己只有差不多两天的资用,哪儿还有钱帮助他人?旁边围观的穷苦人一起恳求曹操,希望能帮助刘春。
与吃饭相比,刘春的祖母下葬更重要。曹操买了席子和纸钱,借了铁锹和拖车,将老人拖到荒郊埋葬。曹操要跟刘春道别,谁知刘春跪地苦苦哀求曹操带上她。
刘春的眼中透露出一股急切报恩的神情,不断地给曹操磕头:主人,奴婢就是您的牲口,您到哪儿,奴婢就去哪儿。路上没吃的,奴婢可以为主人乞讨,奴婢可以照顾主人,给主人洗衣缝补喂马割草,请主人一定要带上奴婢。
曹操看着一口气说了六个“奴婢”的刘春,至少她还有点文化,懂得恰当的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