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师生因何齐显名
    曹操忙于肃清沉冤旧案,根本没时间顾及自身安危。

    一天深夜突然接到曹嵩的四百里加急密件:顿丘豪强已有数十封密告至朝,恐我儿性命堪忧。若我儿念在为父与幼弟及妻儿苦苦担忧,见信速辞官回京都,诸事再作商议!切切!落款:为父。

    曹操拿着竹简,在房内踱步,怎么办?

    情况紧急不用怀疑,要不然父亲不会这么经不住事,好歹也做了快二十多年的官。可父亲要他挂印回京,令他不能接受。

    就这么夹着尾巴走掉?

    这就是失败!是在向豪强示弱!

    如果此刻将事情停止,那么,豪强们将会自动释放。他一走了事,所有来陈述冤屈的苦难百姓,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曹操心一横,决定继续留在顿丘,将曹嵩写来的竹简翻过来,在背面写上:父亲在上,儿意已定,不除残暴,誓不回京!

    曹操一夜未眠,连夜拟好奏折和案宗,准备呈报上级官府。第二天斩首十七名主犯,其他家属无罪释放,如有再犯,定不赦免!

    李邯提醒曹操:这样处理恐怕不好。

    曹操感到意外:为何?

    李邯说:剩下未被处决之人,要是上京告状、伺机报复怎么办?

    曹操沉吟片刻:我只处置有罪,不追究无过。

    手起刀落,十七颗人头落地,所有无罪者释放回家。小小顿丘县总共也就两三万人,一下子杀掉那么多有头有脸的豪强,能不引起公愤?还存留的家属能不到处告状?

    从顿丘的上级部门到朝廷,都知道顿丘几十年来的困境,一下子杀十七个是多了些,但不用重典怎么能使乱有治?

    身为光禄大夫的桥玄在皇帝面前力荐曹操的能力。盛赞曹操在顿丘扬皇威,树国柄,实乃“国之栋梁,帝之辅弼”。

    曹节和王甫因为曹嵩的关系也站在曹操这边,在皇帝面前吹风,曹操并非滥杀无辜,只是惩治有罪之人。

    状纸从顿丘纷至沓来,曹节发狠查办了大力为顿丘受曹操打击的豪强告状的骑都尉张胤,各方告曹操黑状的势头才算遏制。

    关键时刻,还是曹嵩的深厚家底起了作用,挽救了狂涛怒海里的曹操。

    曹操竟然奇迹般地安然无恙,继续做他的顿丘县令。

    这一年发生在东汉的另一件大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事件。

    当初桥玄要开放太学遭到封杀,蔡邕想要解决地方私学在教学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便在两年前向皇帝上书:因为教材和典籍少的缘故,很多地方私学和官学的教科书都是依靠私学教授口述,其中难免发生误传和误解,这样不但有损经典,也有害学子,更加会造成歪嘴和尚念歪经。能否用石头将重要典籍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刻下来,以便和汉隶相互对照、翻译,并以此为万世标准。

    无论是皇帝还是曹节以及满朝文武,都觉得蔡邕此议甚好,刻经计划立即执行,快速进展。

    两年多来,典籍内容由蔡邕亲自题写,蔡邕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太史令单飏,甚至包括曹嵩这样的经学人才,也曾临时抽调前往刻石厂帮忙,要刻全本“五经”巨石立于太学门外。

    刻好的将近两米高的石经共有二百多块,陈列在独木桥之南的广场上,一排十块,二十排石刻整齐排列,如同巨石阵。

    每天前来观摩的士子、学子们、大夫们,光乘坐而来的马车、牛车就有千乘之多,把太学门口的街道都堵上了,场面蔚为壮观。

    有的前来观摩蔡邕的书法,更多人前来勘误典籍。

    蔡邕和曹操这对昔日师生,从顿丘到洛阳遥相呼应,为大汉的吏治和文治作出榜样和贡献。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简介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目录 > 师生因何齐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