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守住一口井,直到挖出水来
行,也还是没有益处。因此近来教弟弟的只有一个专字。专之外,又有几句话讲给弟弟,现特别用冷金笺写出,弟弟可以贴在座右,时时瞧看反省,并抄一副寄给家中三位弟弟。
香海说学时文须学《东莱博议》,很对。你先必须用笔从头到尾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便不读熟也可以,不论哪样的书,总是必须从头到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以及好在哪里都茫然不知。
学诗从《中州集》入手也好。不过我认为看总集不如看专集。这事人人意见各异,嗜好不同。我的志趣,于五言古诗方面就喜爱读《文选》,于七言古诗方面就喜爱读韩昌黎集,于五言律诗方面就喜爱读杜甫的集子,七言律诗方面也最喜爱杜甫的诗。但苦于不能效仿,因此也看元遗山集。我做诗最不擅长七律,其他诗体都有心得。可叹京城中没有可畅谈的。你要学诗,先必须看一家的诗集,不要东翻西看;先必须学一种体裁,不能同时学每种体裁。因为懂得了一种体裁,别的体裁也便都明白了。凌笛舟最擅长作律诗,他若在省城,你可以前去请教拜访。
习字临《千字文》也可以,但必须要有恒心。每天临帖一百个字,千万不可间断,则几年之后必成书法家。陈季牧最喜欢谈论书法,且思考深入,悟性强。我见他寄给岱云的信,确实是懂得书法的,可爱可畏。你可以随他切磋。这样好学的朋友,越多越好。
来信要我寄诗回来,我今年身体不太好,不可过多费心,因此作诗极少,仅作感春诗七古五章,慷慨悲歌,自认为不在陈卧子之下,但语词太激烈,不敢让人看。其他的也仅作了应酬诗几首,没啥可看的。过两天我写二首诗发给贤弟,你看看觉得怎样?
京笔目前无法可寄,待到秋天再寄回,若现在没有笔用,暂且向陈季牧借一支,往后还他便可。
兄国藩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