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李宗仁:青春戎马,晚节黄花
就是命运的安排吧,胡友松服从了。1968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宗仁和胡友松在北京西总布胡同51号李宗仁的公馆结了婚。鉴于当时的形势,他们的婚礼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请几位朋友吃了顿饭。

    新婚伊始,胡友松陪同李宗仁去北戴河游玩,李宗仁对这位新娶的妻子呵护有加。胡友松不会游泳,他教她游泳;胡友松夜里容易醒,李宗仁就不穿拖鞋光着脚起夜……那段时光是最轻松的。但当他们的专列火车从北戴河驶入北京的时候,“红卫兵造反运动”也驶进了他们的生活。

    社会上对胡友松有不一样的看法,大多数人以为她贪财,说李宗仁带回许多的美元钞票、金银财宝。另一些人认为李宗仁是原国民政府的代总统,回国后又娶了比自己小48岁的胡友松,这是反革命加走资派的罪行。虽然周总理明令禁止冲击李宗仁,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红卫兵还是逮着机会冲进了李府。胡友松在楼上的屋里心跳得都快从嗓子眼里掉出来了却又不敢下楼,怕下楼反而因为她引起什么事情来。一个小时以后,楼梯响起来,李宗仁笑嘻嘻地上来了。胡友松说:哎哟,你还笑呢,我都快急死了!李宗仁答道:急什么呀,北大的学生挺好的,问了好多历史问题,挺满意地就走了。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周总理一知道这件事马上把他们转移到了301医院特护了一个月,回家后的李宗仁不被允许出门,终日无所事事、郁郁寡欢。而胡友松在这期间只能陪李宗仁下下棋、读读书,自己临摹李宗仁收藏的名人字画打发时间。

    李宗仁的身体情况伴随着他情绪的低落很快恶化起来,他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他是最大的走资派,医院不可能给他什么精心的护理,胡友松只能凭借自己的医护本领照料李宗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三年。李宗仁掉眼泪了,他说这一生就只掉过两次眼泪,一次是他妈妈死时,这一次是他觉得活的期限到了。1969年1月29日下午12时50分,李宗仁因病逝世。弥留之际他对胡友松说的最后的话是:每年清明别忘了给我扫扫墓,让人知道我还有一个年轻的妻子。

    一往情深真兄弟

    1969年1月26日,是李宗仁回大陆以来最后的几天日子,他在病危之际,气喘吁吁,断断续续留下遗言,除了表达对祖国统一的愿望外,便是不忘把几瓶名酒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

    这几瓶酒颇有来历,大部分是法国白兰地和英国威士忌,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在李宗仁手中就保存了几十年,酒由外国进口,又由他带到美国,而后又带回国内,始终没有开封品尝。酒瓶上都有历代专家鉴定的签字和贴有收藏家的签名封条。其中两瓶,是抗战初期他坐镇徐州时,由一位与英国人交情很深的实业家杨树诚所赠。

    杨树诚,就是创办安徽蚌埠宝兴面粉厂的“杨三”,他是一个贫农出身的企业家。他于1885年生在河北盐山县农村的一户佃农家庭。16岁到河南英福公司的焦作煤矿当学徒。后来,偶然在矿场拾到了英籍总矿师丢失的一盒矿机钻石,完好地交给总矿师后,他也被留在矿师身边学习勘探技术。1920年他独自在徐州建立了宝兴钻务处。后转向兴办宝兴面粉厂,1928年又选择蚌埠这个小麦集散地,建立宝兴第二面粉厂。为利用淮北的大豆资源,还筹建起植物油厂。他所创办的企业在皖北地区有龙头之称。

    1927年初,李宗仁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和西征军总指挥,一度率军驻扎徐州。当时杨树诚在徐州创办的宝兴面粉厂,已是当地最大的机制面粉加工厂。为订购驻军食用面粉及军马所用麸皮,一天,李宗仁在随从人员陪同下,来到宝兴面粉厂参观。杨为尽厂主之谊,予以盛情款待。两人在酒酣耳热之际,彼此畅谈平生抱负,似有相识恨晚之感。他们都在壮年,一个投身军界,一个热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民国那些腕儿简介 >民国那些腕儿目录 > 李宗仁:青春戎马,晚节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