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成帝司马衍
仓库库房,作为行宫让成帝栖身。苏峻每日都到成帝住处看看,恶言恶语,肆无忌惮。只要这位凶神恶煞来了,成帝总是心惊肉跳。护侍成帝的几位大臣也都提心吊胆,怕苏峻加害成帝。
司徒王导奉太后之诏,密令三吴(吴郡、吴兴、会稽)起兵勤王。会稽内史王舒、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等皆响应。苏峻派将一一拒战,互有胜负。
叛军与援救成帝的官军相峙数月之后,九月二十五日,陶侃督水军猛攻石头城。苏峻以8000人迎战,派其子苏硕及其将匡孝分兵冲向赵胤军。赵胤军抵挡不住,向后败退。苏峻正酒醉,高兴地嚷道:“匡孝能破贼,难道我不如匡孝?”一面嚷着,遂脱离大军,与数骑冲向敌阵。区区数骑当然难以攻入敌阵,忙向后撤。不料马踬,将苏峻掀翻。晋军蜂拥而上,将他斩首,割肉焚骨,以泄其愤,三军欢声雷动。叛军见首领已死,遂大溃。苏竣之弟苏逸收集败兵,闭城自守。
成帝司马衍等人虽然处在叛军的严密拘禁中,还是得知官军获胜、苏峻被碎尸万段,心中抑制不住喜悦,不时交换一下会意的眼光。同时,又更加担心叛军狗急跳墙,对实为阶下囚的成帝君臣下毒手。右卫将军刘超、侍中钟雅等人秘密商量奉成帝逃离魔窟,可惜事泄,苏逸大怒,命兵突入仓房行宫,逮走刘超、钟雅。成帝不顾一切地悲号着抱住刘超、钟雅,哭道:“还我侍中!还我右卫!”兵士如狼似虎一般扑上来,从成帝手中夺走刘超、钟雅,挥刀斩杀。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二月,诸军猛攻石头城,苏逸被斩。建威长史滕含的部将曹据在混战中,找到缩于一角、瑟瑟发抖的成帝。曹据抱起小皇帝,奔向温峤的座船。群臣见成帝,皆痛哭流涕,顿首请罪,成帝也满面是泪,哽咽难语。想到刘超、钟雅两位忠臣死得悲惨,又未能亲见叛军的覆灭,他更加感伤。
经苏峻之乱,宫阙尽为灰烬。成帝从石头城回到建康,只得以建平园为行宫暂居。温峤建议迁都豫章,三吴豪族请迁都会稽,王导力排众议,反对迁都,朝廷才在破败的建康安顿下来。
苏峻之乱平定后,庾亮十分敷衍地表示谢罪。成帝却亲手写诏书宽慰他说:“这是国家社稷的劫难,并非舅舅的过错。”还让他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诸军事,为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芜湖。庾亮以外戚辅政,措施失当,促成叛乱,使京都破败,朝廷几致倾覆,而不但不处罚,反仍给以政柄军权,成帝与辅政大臣王导等实在视国家大政为儿戏。
成帝于成康元年(公元335年)正月即已行加冕礼,并改元,按说应从此亲政。但他长期受制于舅氏,没有独立从政经验,又缺乏雄武的气概,所以在治国方面没有什么建树,惟一可称道的是他用度节俭,不务奢华。他曾想在后园建一射堂,预算要用40金,成帝惜其劳费,下令取消了建堂计划。这也许与他身历苏峻之乱不无关系。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六月,成帝病死,时年22岁。葬于兴平陵,庙号“显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