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武悼天王冉闵
于沙场,冉魏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个个心惊肉跳,不知如何是好。射声校尉见此,说服冉闵到郊外祭礼以安民心,冉闵这时倒很听话,隆重地举行了祭祀活动,谣言也很快销声匿迹。
但是,没过几天,石祗部下刘显所率领的7万官兵到达了距邺城仅有23里的明光殿。冉闵听到消息后就像热锅里蚂蚁急得团团乱转,待头脑冷静一些时,立刻派人通知大将王泰商量对策。王泰曾在出战前劝冉闵谨慎,但冉闵没有纳谏,他对冉闵不听他的苦口良言而致惨败怀恨在心,于是便以伤口未愈为借口拒不应召。冉闵对此虽然很生气,但国难临头,只好放下架子亲自到王泰家讨教迎战策略。冉闵走到王泰身边时,王泰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反复强调自己的身体如何欠佳。冉闵讨个没趣,回到宫中时气得浑身发抖,对身边的大臣气呼呼地说:“巴奴王泰,难道我离了你就打不了胜仗吗?走着瞧吧!等我消灭了刘显再让你见阎王!”说完,传令官兵立即出战。冉闵说到做到,打败刘显后就以叛逃罪名杀掉王泰。
刘显被冉闵打败后秘密派人告诉冉闵,愿意杀掉石祗立功赎罪。待冉闵回到邺城,刘显果然将石祗以及太宰赵庶等十几个人的头颅送了来。冉闵为了表奖刘显,把他封为大单于、冀州牧。两个月之后,刘显重新和冉闵翻脸,带兵再次攻打邺城,被冉闵打败后回到襄国,自称皇帝。次年二月,刘显率兵攻常山。冉闵本来就对刘显的反复无常和称帝之举恨之入骨,现在他又来挑衅,岂能容忍!冉闵让太子冉智留守邺城,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营救常山。刚一交战,冉闵就把刘显打垮,乘胜攻克襄国,将刘显及刘显分封的文武百官100多人全部杀掉,将襄国的居民全部迁到邺城,临走时,放火把襄国城烧成灰烬。
冉闵刚刚回到邺城,前燕国君慕容俊已经攻取幽、蓟,又派大将慕容恪向冀州出兵。冀州是冉魏的势力范围,冉闵岂肯让前燕染指,便准备带兵收拾慕容恪。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料到冉魏会吃败仗,便对冉闵说:“鲜卑人乘胜进军,我们哪里是他的对手!况且,敌众我寡,我们明显处于劣势,不如暂时躲避一下锋芒,等他们士气低落时我们再增加人马,和他们决一雌雄。”冉闵一听,勃然大怒,说:“我想用这些人马平定幽州,砍掉慕容俊的脑袋。现在碰到慕容恪就想逃避,人们将会怎样评论我呢?”说罢,下令出兵。司徒刘茂等见冉闵一意孤行,便悲愤地说:“我们这明明是去送命!与其受人戮辱,不如自杀落个干净。”于是都自杀了。
刘茂等的自杀并没有使冉闵回心转意,他仍然逼迫官兵马不停蹄地奔赴战场。开始,冉闵连战连胜,后来由于慕容恪改变了作战方案,冉闵一时无法适应,遭到了前燕骑兵的包围。冉闵跨在马背上挥舞着双刃大刀,一连砍掉了300多个燕兵脑袋,终于冲出了包围圈。但由于战马暴毙,冉闵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被燕兵俘虏。
冉闵被送到蓟城时,慕容俊让他站在跟前,像训孙子一样训斥道:“就你这副奴仆样还想称帝?!”冉闵不知从哪里来了那么大的勇气,扬起头理直气壮地说:“天下大乱,连你们这些夷狄都想称帝,何况我乃一时英雄,为什么不能称帝呢!”慕容俊一听这话气得浑身发抖,举起鞭子就向他抽了300下,然后派人把他送到龙城(今辽宁朝阳)。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五月,冉闵被杀于龙城的慕容氏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