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献武帝慕容德
父杜雄年过60,尚未沾到一点荣华富贵,恳求陛下赏他个县令,也算尽了为子之情。”中书令张华一听,跳起来说:“杜弘尚未动身,便伸手要官,利欲熏心,此人不能用!”慕容德却不以为然,他要借此做文章,宣传儒家的忠孝之道,于是说道:“吾正想以所轻之财,招重义之士。杜愿以死报效,为朕寻找亲人,朕怎么可以吝啬一点官禄呢!何况他是为父求禄,表面看来似乎在伸手要利,实际却是一片忠孝之心。”便让杜雄当了平原县令。后来杜弘果然从长安一直寻到张掖,不幸被盗贼所杀。消息传到广固,慕容德甚为悲伤,特地下令从厚抚恤杜弘的妻子。
慕容德深知,不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南燕便永远立足不稳。为此,他下令在商山(今山东淄博)立冶采铜,并设立了铜官令。又在乌常泽(今山东寿光)设立了盐官,管理盐业生产。当初,为了安定人心,巩固政权,他采取了“务在遵养”的政策,对于跟随大军南迁的河北豪强和他们的依附人口,因为是政权生存的基础力量,给予了长期免赋税免徭役的特权,好让他们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对于当地的土著豪强及他们的依附人口,也维持原状,不去触动他们的利益。几年下来,局势倒是稳定了,可是,隐瞒户口、逃避赋役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有一天,尚书韩讠卓终于上疏提出了大家都早已感觉到的问题。他说:“陛下这种务在遵养、贵因循而不扰的政策,只能保安宁于营丘,难以经略秦越。如今北有魏,南有晋,西有秦,都是豺狼之辈,无时无刻不在窥伺我国。我们必须养兵厉甲,广农积粮,进可以讨敌雪耻,退可以保全齐鲁河山。而百姓自魏晋以来瞒报漏报户口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或百家合称一户,或千人报注一家户籍,并且依托城寨村社,公然逃避国家课税徭役,作奸舞弊,违法乱纪,甚至不怕政府搜查。当今之计,应当清查户口,整顿户籍,使漏报户口重新登记为政府编户,才能扩大兵源,增加收入。”这一席话,说得慕容德不住点头称是,当下便派车骑将军慕容镇率骑兵3000,沿边巡察,严防隐户逃走;又派韩讠卓负责清查各郡县户口。经过一番大张旗鼓的清查工作,果然成绩显著。当时齐鲁一带登记户籍的总人口不过10万余户,这次查出的隐漏户便有58000户。这次清查之后,政府控制的人口多了,南燕的国力也大大增强了。
南燕蒸蒸日上,东晋却江河日下,内部矛盾愈演愈烈。桓玄为了篡权,大肆诛杀异己。不久,听说桓玄失败。慕容德立即下令以慕容镇为前锋,慕容钟为大都督,配以步兵2万,铁骑5000,克日出发。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竟使慕容德一病不起,只得罢兵。
原来,慕容德从前的一个老部下赵融忽然从长安来到广固,带来了慕容德的母兄均已亡故的不幸消息。慕容德悲不自胜,大哭一场。没想到这些年来操劳过度,身体虚弱,经不起这个刺激,竟连吐几口鲜血,从此病倒。这一病不打紧,不光伐晋之事只好作罢,而且引发了某些人的夺权野心。
司隶校尉慕容达见慕容德病倒,以为机会来到,企图篡权夺位,派牙门将军率众攻打端门,殿中师侯赤眉从里边开门响应。中黄门孙进见势不妙,赶坚扶着慕容德翻越宫城城墙,躲进自己家中。大臣段宏等听说宫中有变,立刻带兵守住四处城门,然后,慕容德亲自带了卫队入宫诛侯赤眉。慕容达见大势已去,便投奔了北魏。
不久又有农民起义发生。接连发生的几起事变,使得慕容德的心绪十分恶劣,病情日益加重。这个已经70高龄的老皇帝,至今膝下无子,想起身后之事,不免有些焦急。建平七年(公元405年)四月,侄儿慕容超从长安回到广固,慕容德高兴万分,立即封慕容超为北海王、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到了八月,慕容德病势转危,为了不让他人觊觎皇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