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末主慕容超
楼的宗族亲戚全都在慕容超左右身居要职,兴风作浪,为非作歹,搞得朝廷内外王公百官无不对他们惧怕三分。一些奸佞小人乘机阿谀奉承,指望捞个一官半职。有个小吏王俨,本是尚书都令史,便靠这种办法得了五楼欢心,被连升三级,提为尚书郎,后来又当了尚书左丞。当时民间编了两句谣谚来讽刺此事:“欲得侯,事五楼。”
三、临朐丧师燕主受戮
这时,东晋内部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刘裕消灭桓玄之后,地位日渐巩固,义熙四年(公元408年)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掌握了东晋政府的实权。正想寻找机会对外用兵,以便提高声望。早已大大削弱而又不断向东晋边境挑衅的南燕,便成为理想的讨伐对象。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三月,刘裕上表伐南燕。四月自建康出发,舟师自淮河进入泅水。五月抵达下邳,留下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行进至琅邪(今山东临沂),沿途所过险要之处,都筑土城留兵守卫,步步为营,以防燕兵断其后路。
慕容超听说晋师来攻,与群臣商讨对策。公孙五楼对打仗倒还内行,他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守住大岘,拖延时间,挫掉晋军锐气,然后派精骑2000,沿海边南下,断绝晋兵粮道,再派段晖率兖州之众沿山东下,夹击晋军,这是上策;下令各地据险自守,坚壁清野,晋军无粮,不出一月,便必撤退,这是中策;放敌人过大岘,然后出城迎战,这是下策。”慕容超却偏偏选择了下策,主张“放晋军过大岘,到平地再以铁骑践踏他们,还怕不胜!”太尉慕容镇再三提出:“不宜纵敌入岘,自弃险固。”慕容超就是不听。慕容镇也是宗室元戎,鲜卑老将,见慕容超如此刚愎自用,火冒三丈,对韩范说:“主上既不愿出大岘迎战,又不肯坚壁清野,放敌人进入腹地,等着被围攻,真和刘璋一样!今年国家被灭,我必死无疑,你们这样的中华之士(韩范是汉人),也要成为纹身的南蛮了。”慕容超听说后,竟将慕容镇收捕入狱。于是,将莒、梁二处守卫之兵全部撤回,征民力修缮广固城墙,养精蓄锐,等着晋兵到来。
晋军已经过了大岘,慕容超开始紧张起来,亲自率众4万到临朐准备迎战。临朐城南,恰好是一片平原,便于骑兵驰骋。鲜卑慕容部本北方游牧民族,长于弓马,所以慕容超倾巢而出,企图以优势铁骑将晋军消灭于此。而晋军素以步卒和水战见长,不善骑射,刘裕便采取了多兵种混合作战的战术:步兵居中,战车4000辆分为左右两翼,成方阵缓缓前进,又以轻骑游动策应。进至离临朐数里时,燕军铁骑即从四面八方杀来,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决战便在空旷的平原上展开。双方从早晨一直战到下午,直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依然难分难解,胜负未决。这时晋军参军胡藩向刘裕建议:“燕军倾巢而出,临朐城中守兵必少,愿以奇兵从无人小道前去袭取其城。”刘裕即命胡藩和檀韶、向弥等率精兵绕到燕军后方,突袭临朐。向弥身先士卒,披甲登城,临朐遂被攻克。慕容超单骑出城逃奔正在城南作战的段晖部。刘裕见临朐得手,便挥师全面出击,燕兵大败,段晖等10余名大将作了晋兵刀下之鬼,慕容超狂奔逃命,连御玺、乘辇也都丢弃不顾,才算跑回了广固。
晋军乘胜追击,直捣燕都广固,随即攻破外城,慕容超将外城百姓全部迁入内城固守。
刘裕见广固内城十分坚固,难于轻易攻破,便命士卒筑土围城,围高三丈,又掘深壕三道,将广固城团团围住。对新占的齐鲁各州郡则大力安抚,选用俊贤,使鲜卑、汉人无不悦服。百姓自带兵器和干粮来参加晋军的,每天都有上千人。晋军有了充足的兵源和粮草,便无须再依靠江淮漕运,可以与燕军打持久战了。
两军对垒,时光流逝,新的一年悄然来临。太上六年(公元410年)正月初一早晨,南燕主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