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东昏侯萧宝
。宦官王宝孙只有十三四岁,号为“伥子”,最有宠,连梅虫儿之辈也在其下。他参预朝政,控制大臣,移易诏敕,甚至敢骑马入殿,诋诃天子。公卿大臣见了他,无不恭恭敬敬,屏息静气。

    对所宠幸的潘贵妃,萧宝卷是有求必应,凿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在上面行走,他在一边赞赏:“此为步步生莲花。”潘贵妃的父亲潘宝庆也极受萧宝卷宠信,与茹法珍一起被称为“阿丈”,另外梅虫儿、俞灵韵为“阿兄”。他曾与茹法珍等一起到潘宝庆家,亲自汲水,帮助厨子做饭。潘宝庆狗仗人势,玩弄权术,诬陷商人有罪,往往是一家被陷,邻里数家一起遭殃,又请求将没收的田宅资财赐给他,为了防止后患,又杀尽被害之家的男口,搞得民不聊生。

    萧宝卷身边的提刀左右及应敕者,皆是其亲信,在朝中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被呼为“刀敕”。“刀敕”们的家,成了萧宝卷经常去游宴的地方,遇有吉凶之事,也必去庆吊。整个朝廷是小人得势,皇帝昏狂无道,大臣朝不保夕,百姓苦不堪命,社会动荡不安,一场大的危机一触即发。

    三、无道引祸侥幸取胜

    豫州刺史裴叔业当年为萧鸾诛杀诸王出了大力,官居重位。萧宝卷即位后杀戮大臣,身为边镇重臣的裴叔业心中不安起来,怎样才能既避免杀身之祸,又能保全荣华富贵呢?经反复权衡利弊,裴叔业终于在永元二年(公元500年)正月奉表降魏。

    裴叔业投降北魏的消息传到建康,满朝哗然。萧宝卷命平西将军崔慧景率水军讨伐寿阳。大军出发之日,萧宝卷命设长围,亲自出面为崔慧景送行。他身穿戎服坐于楼上,召崔慧景单骑人见,不得带一人跟随。二人交谈数言,崔慧景就显得有些心神不定,急忙告辞而去。及出城,崔慧景不觉喜形于色。大军行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以外数十里处停下,崔慧景召集诸军主,对他们说:“吾荷三帝厚恩,又担当顾托之重任,今幼主昏狂,朝廷坏乱,危而不扶,责在今日。吾欲与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诸君意下如何?”众皆齐声响应。于是,回军广陵,司马崔恭祖开城门迎接,随后又挥师准备渡江直指建康。

    崔慧景既举兵,马上派人奉迎江夏王萧宝玄为主。因为萧宝玄娶徐孝嗣之女为王妃,二人感情融洽。萧宝卷诛徐孝嗣后,诏令萧宝玄离婚,萧宝玄虽表面服从,心中却忿忿不平,所以崔慧景认定他必会赞成举事,故奉他为主。萧宝玄立斩来使,又发动将吏守城,以此迷惑萧宝卷。萧宝卷闻讯大喜,忙派人前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助守。崔慧景将要渡江,萧宝玄秘密派人前去联系,杀司马、典签与朝廷使者,开门迎崔慧景入城,把萧宝卷打了个措手不及。

    崔慧景指挥大军顺利过江,萧宝玄乘八人抬的平肩舆,手拿绛麾,随军赶往建康。萧宝卷急忙调兵遣将迎战,但诸将都不是崔慧景的对手,全被杀得溃不成军,只好紧闭宫门,不敢出战。崔慧景引军将台城紧紧包围住,又称宣德太后令,废萧宝卷为吴王。

    正当台城岌岌可危时,外面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局势暂时得以缓和。原来,陈显达举兵反时,萧宝卷又效法其父,召诸王入宫。巴陵王萧昭胄和弟弟永新侯萧昭颖一想起永泰年间的恐怖情况,就忍不住颤抖起来,兄弟二人化装成和尚,藏匿于民间。崔慧景引兵包围台城,二人恢复本来面目,前来投奔。崔慧景本来奉萧宝玄为主,见到萧昭胄,又想奉其为主。因为萧昭胄是萧子良之子,是武帝萧赜的孙子,而萧宝玄是明帝萧鸾之子,拥立武帝之孙好像更加名正言顺。但到底拥立谁,崔慧景又一时难下决心。这时的崔慧景已开始骄傲起来,认为台城旦夕可拔,就不大急着攻城,而是整日和处士何点一起谈论义理、佛教。他那里高谈阔论,兴致勃勃,不管军事,手下将领开始不满,军心有所涣散。

    萧宝卷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东昏侯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