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简文帝萧纲
机秘密与侯景互通音信,派南塘游军沈子睦放下吊桥接应侯景入城。

    侯景迅速进围台城。纵火焚烧大司马、东西华诸门,羊侃率兵在城门上钻孔喷水灭火。萧纲也亲临赏赐将士,彭舞士气。侯景受阻后,又筑长围,困住台城,断绝内外交通。

    前时有临川太守陈昕,出守采石时被侯景擒获。侯景设宴请昕同饮,要他收集部曲为景所用。陈昕严辞拒绝,侯景恼怒,让仪同三司范桃棒将他监守起来。陈昕借机以祸福利害劝说桃棒,使率所部袭杀侯景及谋臣王伟、武将宋子仙等,投降梁朝。范桃棒被陈昕说动,遂释放陈昕,让他于黑夜缒城入报桃棒愿为朝廷外援。梁武帝闻言大喜,敕令镌造银券(即免死令)赐桃棒,许以平定侯景后即封桃棒为河南王,并赏金帛女乐。太子萧纲却疑他有诈,犹豫不决。结果不久,范桃棒谋反事被部下告知侯景,侯景大怒,令将桃棒捆住,两边用力拉杀而死。陈昕不知桃棒遇害,如期出城赴桃棒处,半路被侯景截住。侯景逼令陈昕射书城中,诈称降梁。陈昕誓死不从,痛骂侯景。侯景大怒,将陈昕杀死。

    其时援军已至。各路援军会于青溪之东,商议进攻策略,久久不能决定。这时,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率兵5000人来援,见众军屯兵不进,遂自率所部冲向敌营。文皎武艺高强,骁勇善斗,一路所向披靡,直达菰首桥东。侯景部将宋子仙设下埋伏,特意诱文皎独自深入,然后围兵合击,文皎左右冲突不得,终至力竭身亡。李迁仁见文皎战死,连忙率部遁还。各军闻李樊败讯,未免心中不安,由是几十万援军竟不能有半点作为。其时台城内粮食已经不多,百姓、军士靠煮食皮甲、老鼠、雀鸟而生。不少兵士在殿前将战马宰杀,有的还掺上人肉,吃食者往往因此得病。此时侯景军也发生了饥荒,周围全是梁的援军,侯景的兵士四处掠食而不可得。这时又有探子来报,说是荆州援军亦不日来到,侯景不免畏惧。王伟此进献策说:“现在台城一时很难攻下,萧梁援军四至,我们又缺少粮食,不如假装求和来缓和局势。”侯景听从王伟计策,遣部将任约、于子悦至台城下拜表求和,乞赐还原镇。太子萧纲因为城中穷困窘迫,入内禀告梁武帝,劝他允许议和。梁武帝闻言大怒,说:“和不如死!”萧纲又反复陈说,梁武帝踌躇良久,才对萧纲说:“随你自己策划吧,只是不要贻笑于后人!”萧纲乃升殿宣布许和。

    侯景见梁中计,又要求割江右四州之地,并请由宣城王大器出城护送景部渡江,意在取得人质,拖延时日。中领军傅岐坚决反对大器出城,说:“难道有贼起兵犯阙而与之议和的道理吗?这不过是侯景退我援军所耍的花招罢了。再说宣城王是皇室嫡孙,国家命脉所关,怎么能出城为质呢?”梁武帝认为傅岐言之有理,于是以大器弟石城公大款为侍中,出质景营,并敕令诸军不得进击侯景。侯景得寸进尺,扬言非宣城王出送不可,又加以种种要求,全然没有要退兵的样子。萧纲明知其诈,但事已至此,只好尽力周旋。

    此前不久,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等率众3万至马印州,侯景军怕会理军逼近与己不利,又上书说:“请北军速还秦淮南岸,不然妨碍我过江。”萧纲闻报不得不从,令会理军还驻江潭苑。过了5天,侯景再上朝廷书,说:“刚才接历阳来信,说高澄已经占领寿阳、钟离,如此我已无所投足,求借广陵、谯州暂住,等夺回寿阳后即奉还朝廷。”书中还表示:“北军既然已在秦淮南岸,臣即于京口渡江。”太子萧纲接书后立即答应了侯景的要求。

    侯景自会盟后将东府粮米尽入营中,此时见援军虽多却不相统属,一如乌合之众,于是在王伟和萧正德怂恿下,决意败盟,遂上书条陈梁武帝10大过失,战端由此再起。援军统帅柳仲礼坚不主战,诸将连日请战,皆不允许。南康王会理与羊鸦仁、赵伯超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简文帝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