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打掉这俩大坏蛋
子心烦,你说这俩破孩子,都是别的女人生出来的,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现在这俩家伙拼了小命地折腾,目的不过是收揽兵权,建立功勋,以便在事实上形成自己的势力人马;等到自己生的儿子长大了,这哥俩早就树大根深了,只怕这太子之位,轮不到自己的孩子了。
如果儿子不能做太子,自己又凭什么做皇后?就算是做了皇后,迟早也会被这两个家伙拉下来。所以张氏就去找李亨身边的亲信太监李辅国商量:小李子,忙不忙?不忙的话跟你说点事,是说潜藏在皇上身边的阴谋集团的事情,这事你肯定也知道吧?就是建宁王广平王他们两个,这两个人,明显靠不住啊,你说是不是?
李辅国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可是有一句话我得告诉你,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拔掉这两个眼中钉,那可真的不容易。如今天子全靠了这两个人跑前跑后,号令天下,你如果想打掉他们,只能在他们两人之中制造矛盾,打掉其中之一。要想全部打掉,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张氏沉吟道:既然你这样说,那为了国家安危所计,那就先打掉建宁王吧。
建宁王李倓,他是肃宗李亨的第三个儿子,最是足智多谋,勇猛坚毅。实际上,劝说李亨脱离李隆基的考察队伍私自潜逃的主意,最早就是他李倓提出来的。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所谓的马嵬坡之乱,李倓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倒霉的杨贵妃就是死在这个孩子手中。
自从李亨逃走后,又是由李倓一路网罗人马,招集四方乱兵,组成了一支正规的皇家部队。由于这支部队战斗力难以想象的差,与安禄山的叛军交手,几乎是逢打必败,所以李倓又亲自挑选精锐士卒,建立起一支亲卫军,由自己带领,时刻护卫在李亨的四周,这才让李亨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
话说李亨在灵武竖旗,尽管交战中败多胜少,但他终究是皇家太子,于是那些在李隆基身边混不出名堂的军队,纷纷向这边奔来,打算近水楼台,以护驾有功的名头,弄个一官半职。所以李亨势力越来越庞大,等到李隆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亨的势力已经形成,撼之不易了。
有了这么多的拥护者,李亨也就不客气了,他大模大样地在灵武登基,宣布改元继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当了皇帝之后,李亨头一桩事,就是要封三儿子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时候太监李辅国急忙上前劝阻:陛下,你丫脑子进水了?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大儿子李豫呢,那孩子也挺能干的,你现在封了老三当大元帅,就意味着为将来的太子之位埋下一枚钉子,迟早你家的孩子会打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李亨听了道:爱监——亲爱的太监的意思——爱监所言极是,那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就封给老大李豫吧,也省得孩子们打起来。
就这样,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给了老大李豫,但老三李倓的能力,仍然让张氏不敢掉以轻心。她将老大老三这俩家伙比较了一番之后,终于发现,要打掉老三比较容易,只说老三对于他没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不服不忿,蓄意谋反就成了。至于要打掉老大李豫吗——迟早会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