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精忠岳飞
跑,他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虽然都是将门之后,他爹当年打辽国就是这样啊,他打金国还是这样。这样一来的话呢,岳飞的所作所为不被同僚所认可,同僚嫉妒他的战功。
<i>岳飞不被朝廷所重用,又遭到同僚们的妒嫉陷害。但是这一切都没能改变岳飞精忠报国的志向。此时金军利用新建立的傀儡政权伪齐,一次次挥师南下,发动战争,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岳飞再次上疏,主动请缨抗击金军。那么,这一次朝廷会同意岳飞的请命吗?</i>
这个时候,朝廷就派岳飞去收复襄阳六郡。岳飞领着三万人马出师了,当时的岳飞只有32岁,虚龄32岁,实际上就是30出点头,率领三万人马出发,北上去跟金军和伪军作战。过江的时候,岳飞以宝剑击船桨,就是东晋名将祖逖不也干这种事嘛,中流击楫,“飞此番北上,若不能擒贼,收复中原,迎回二圣,誓不生还 ”,到哪儿他都发这种狠誓,我不能收复中原,迎回二圣,誓不生还。如果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心里就又打鼓了,皇上多难受,你说你不生还吧,我少一名将。你说你要生还吧,你把二圣带回来,那我怎么办?实际上当时徽宗皇帝已然崩逝于五国城,钦宗皇帝还健在,他在北国活了30多年,他还健在。
岳飞领军北上,跟齐军交战,跟金国的仆从国军队交战。这一交战,中原主要就是金齐联军跟南宋打仗,这一打仗,敌军十万,宋军不足三万。岳飞就打听,谁跟咱们打仗啊?部下就报告,说是齐国名将李成。岳飞哈哈大笑,手下败将,他还敢来跟我打仗?说他有多少人啊?部下说他有十万,我军可只有三万。岳飞说没关系。骑马走到山地,往下一看李成那个布阵,岳飞更是哈哈大笑,说齐国怎么把他派来了。“骑兵利旷野,步兵利险阻”,布阵啊,这骑兵你得布在旷野,开阔的地方,步兵你得布在地形比较崎岖的地方。李成正好给弄反了,他把骑兵布在河边上,只要一进攻,这骑兵就全得下河。他把步兵列在平原上,说破之易如反掌尔。说我破他,一顿饭的功夫嘛,易如反掌尔。所以他下来跟部将说,你用长枪队,去破李成的骑兵。跟另一个部将说,你用骑兵去破李成的步兵。岳飞自个儿搬一马扎,往那儿一坐,胡床,大将都是这样,搬个马扎往那儿一坐,军扇一挥,我看你们怎么从容破贼。两个部将领着军队就去了。当宋军列好阵势,士兵手持长枪,步步进逼,李成的骑兵发动进攻。结果李成的骑兵发动进攻的时候,宋军的士兵就把长矛,如林的长矛往地上这么一竖,矛尖对着战马,明晃晃的矛尖,阳光一照,照在战马身上,马就惊了。于是骑兵往回撤,往回一撤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后面又是江,李成给找了这么好的一个战场,骑兵就全完了。然后等岳飞的骑兵去打李成的步兵,在平原广地,骑兵打步兵,结果可想而知,那战果是一边倒的。很快李成这十万大军灰飞烟灭,逼得李成麾下第一勇士、骑军的第一勇士,跳崖自杀了,岳飞大获全胜,六郡全部被恢复。
这样一来的话,朝廷非常高兴,封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节度使我们前面讲过,就相当于正大军区级了,当时的岳飞只有32岁,就开府建置,成了除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之后,南宋第五个开府建置的大将,高宗皇帝御笔亲书“精忠岳飞”四个大字,让岳飞把这个做成旗子,做成长条的旗子,挂在岳家军的军旗上。只要岳家军一出兵,看见岳家军军旗的顶端,高宗皇帝御笔亲书,精忠岳飞。高宗皇帝的书法,那是相当神逸的,继承了他父亲徽宗的特点,他长于书法、骑射。他为了讨他父亲欢心,在南宋的话,他也是第一书法家。所以以后岳家军一出兵,就看到皇帝飘逸的书法,四个大字,精忠岳飞。很了不起,大败了金齐联军,也就是说其实岳飞在开府做节度使以前,他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地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