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小牧童与《斗牛图》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绘画艺术中,不少丹青大家都创作了许多传世佳作。然而有些珍稀的名画中却留下了有一些瑕疵,这就是因画家疏忽或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造成的“误笔”。

    唐代有一位大画家叫戴嵩,是个画牛的高手,专心画牛,名气很大,他有一幅着名的《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历代被视为珍品收藏。

    后来此画流至四川杜处士之手,他对这幅画,可以用“惜之如命”四个字形容,每天都取出赏玩。他用名贵的白玉做为这幅画的画轴,还将画装在一个考究的锦囊里。

    有一天,有个牧童路过杜家,见画后拍着巴掌大笑不已。杜处士心想,这样一幅名画,一个小牧童又能看出什么毛病?便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说:“两条牛打架,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里的;可是画中的牛尾巴竟还悠悠摇晃,岂不令人发笑?”

    这个画了一个让牧童挑出毛病的戴嵩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呢?史书记载:戴嵩是唐代的名画家。当时另一位大画家韩镇守浙西,戴嵩任巡官,就随韩学画。会擅长画田家、山川平原的景象,画山泽、水牛等尤为着名,后人评论会画的牛是:得到了牛的野性筋骨之妙。当时另一位大画家韩斡善画马,戴嵩与韩斡并称“韩马戴牛”。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知道点中国文化简介 >知道点中国文化目录 > 小牧童与《斗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