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正月为何读“征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孟冬之月为正月,也就是一月。“正月”,本应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字,可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习惯于把正月读成“征月”呢?

    原来,自周代开始就有了避讳,避讳就是说,凡是和皇帝的姓名用字相同的,老百姓都不许用;已经成了固定词语改不掉的,就改变读音或者改用别的字。秦始皇开始,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威更是达到了至高无上,避讳的问题就更突出了。

    汉以后的避讳,按不同级别分成三种形式。首曰“国讳”,专避帝王;次曰“圣讳”,忌同圣人;三曰“家讳”,泽及个人的列祖列宗。如“国讳”,汉高祖刘邦,汉代人避“邦”代以“国”字;姓氏中的邱本应为丘,因犯“先师孔圣人”“圣讳”被钦定为邱;杜甫母名海棠,乃不作咏海棠之诗;苏轼祖父名序,写文章均将序改为叙,

    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秦始皇姓嬴名政,“正”字和“政”字同音,为了避讳,政府就下令:正月要读“征月”。从那时起,一代一代的中国老百姓,就都把正月读成“征月”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知道点中国文化简介 >知道点中国文化目录 > 正月为何读“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