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乱世枭雄曹操
予以重用。

    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

    曹操起用了大量出身微贱而有才干的人,把他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他手下第一位谋士荀彧,祖父、父亲、叔父原来都是一般百姓,妻子也是宦官的女儿,公元191年,荀彧投靠曹操时,只是个县令,曹操却马上把他提为司马。建都许昌后,曹操自己出征时,就把中央大权都交给荀彧。汉末的官制,秘书监是掌管机密的,历代都是用最受信任的人充任这个职务。但曹操却用了不是名门大族的刘放、孙资。曹操身边的其它文武大员,如荀攸、郭嘉、满宠、张辽、仓慈、徐晃、庞惠(德)、张既,都是出身寒族地主或一般官吏,因为有功,被曹操提拔起来的。

    曹操也不是一概排斥豪强出身的人,如果能为统一事业出力,曹操也能重用他们。他手下有好多大将,如许褚、李典等,原来都是豪强。但许褚投靠曹操后,把自己门下一批侠客,都给了曹操作卫士,成了有名的“虎士”。李典投靠曹操后,也放弃了在家乡的地盘,把家族都迁到了许都。他们在战争中,都立下了很多战功。曹操也很信任他们。

    曹操选用人才,首先是那些有治国用兵才能的人,其次就是一些有才华的文人。当时文坛上最有名望的“建安七子”中,除孔融外,王粲、徐斡、陈琳、阮瑀瘸、应玚和刘玚桢,都是曹操的幕僚。曹操授给他们一定的官职,发挥他们的才能。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文,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著名的女诗人蔡文姬,在军阀混战中被乱兵掳去,流落匈奴,曹操派人用金银玉壁把她赎了回来。因为曹操重视和提倡文学,汉末以来文坛上消沉冷落的现象顿时改观了,大量作家和作品涌现出来,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后来,人们常把这一时期看作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曹操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不仅雄才大略,纵横捭阖,招贤纳士、求贤若渴,而且才华横溢、感情丰富。他大力提倡文学,自己的文学造诣也很高,是建安诗人中的主要诗人。在戎马生涯中,曹操手不释卷,保持着旺盛的激情和创造力,而且登高必赋。那首脍炙人口的《观沧海》,就是在他终于统一了北方,登上秦皇岛面临浩瀚之大海时,咏出的千古诗篇!曹操的文章质朴刚健,简约明快。他的诗篇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如历代传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就洋溢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曹操还精通兵法,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和发展,著有《孙子略解》一书。另外还著有《兵书要略》、《兵法》、《兵书摘要》,可惜这些书大多找不到了。

    曹操虽然没有亲自完成统一的任务,但是终于削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恢复了黄河南北的封建秩序,为后来西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与此相应,他也先后被拜为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并自称魏国公,一生虽位极人臣,但没有自己称帝。后来他儿子曹丕称帝后,才追尊他为魏武帝。所以,曹操不愧为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知道点中国名人简介 >知道点中国名人目录 > 乱世枭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