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说客之冠苏秦
封号。所谓“武安君”,就是一种封君,意思是“以武力安抚天下”(后来白起也受封“武安君”)。
游说五国伐秦,难度可想而知,谁敢轻易跟虎视眈眈的秦国闹僵啊!所以苏秦曾比喻说,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黄帝的近邻———西戎,都不肯出面帮黄帝,因为西戎不肯把关系与蚩尤闹僵。可见,我说服三晋各家攻秦,这事黄帝都会难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苏秦之所以做到如此难事,是因为他的主张顺应了当时天下大势。当时中国的天下,是东西两极强国对峙的局面———齐、秦互相势均力敌,对峙战斗。夹在齐秦中间的,是一系列弱国。如果齐、秦两强互相对打,对夹在中间的诸侯各国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所以齐秦对峙,是当时天下弱国的共同呼声。当时人说:“齐秦不合,天下无忧”。
所以战国时代的中间诸侯各国,都乐意看到齐秦对峙,所谓“离齐秦之交”。苏秦让他们合纵攻秦,正合了他们“离齐秦之交”的愿望,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乃至壮大。这比起“齐秦循善以图三晋”,当然要舒服一点。于是苏秦一番游说三晋的事业,显得举重若轻。这不得不说是苏秦熟谙天下之大势,选对了符合三晋利益的主张去行事,因而事半功倍,顺利促成了五国攻秦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