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之父周公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以便长久地享有王位。反之,不关心百姓疾苦,一味骄奢淫逸,就不会得到好下场。他举例说:当年殷王中宗在位,做事严肃谨慎,行动瞻前顾后,常常反省自己,不敢纵情享乐,荒废政事,所以做了75年国君。高家也善于治理国家,上下没有怨言,做国君达59年。祖甲长期在下面当下民,懂得民间疾苦,因此他继位以后,能爱护百姓,施以恩惠,不欺鳏寡,治国达33年。此后继位的国王,生下来就只会享受,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不晓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视小民的劳动,所以,在位时间都很短,或者十年八年,或者五六年,或者三四年。他谆谆告诫成王,教导他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要像文王那样礼贤下土,治理好国家。
周公对成王的教导和辅佐,是有效果的。成王执政后,能按照周公规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鼎盛时期。
周公为了周王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的精力。到了晚年,他回到封的地方。后来得了病,他临终前嘱咐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