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上市 一朝成名天下知
    第二次融资带来的是不断飙升的用户数和利润的翻倍增长。对腾讯公司的创始人来说,还有一件事情亦在悄悄筹划之中。那就是上市。2001年8月的一个下午,陈一丹召集腾讯的创始人开了一个会议。陈一丹手上拿了一叠白信封,一个一个地发到了大家的手上,信封里装着一张纸,上面写满了一堆英文和数字。陈一丹说了一番话,揭开了大家对这封信的疑惑,“我们腾讯在未来的一天是要上市的,这是大家的期权,每个人要交一元钱,必须是一港元”。在当时,上市、期权,对坐在腾讯办公室的创始人来说,陌生而新鲜。经历了3年的盈利,腾讯的上市之梦似乎不再遥远。

    2003年6月,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刘炽平在桌前沉思。他当时的身份是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的首席运营官。在他面前放了一堆资料,是关于一个他非常陌生的公司——腾讯。对于互联网行业,刘炽平是有点陌生的,这个以企鹅为标志的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刘炽平准备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这家公司。他带着人在大大小小的网吧转了几圈,看到的情景让他很震惊,几乎每一个网吧上的每一台电脑上都有一只胖乎乎的企鹅不停地闪烁。随即,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腾讯的最大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对方给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评价,而腾讯的竞争对手给刘炽平的答案,也不亚于合作伙伴对腾讯的评价。2003年的秋天,刘炽平对自己的同事说,“腾讯是一家值得合作的企业,我们一定要把腾讯上市的项目拿下来。”

    刘炽平拿下了腾讯上市的项目,2004年4月份腾讯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腾讯公布的招股价在每股港币2.77元至3.70元之间。其中,发售的股份中大部分将作国际配售,大约10%的购买权利给予了香港的公众人士。高盛亚洲Goldman Sachs(Asia)则是此次交易的全球协调行、簿记行、牵头经办行兼保荐人,他们正在以2.77港元到3.70港元的价格推销腾讯股票的。

    2004年6月7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700hK)以中国内地最大的即时通讯产品QQ服务供应商的身份,在中国香港创业板正式公开招股,正式向海外投资者发售42亿股股票。

    对于为什么没有从众奔赴纳斯达克上市,马化腾有自己的选择:“承销顾问里,六家建议在香港,四家建议在纳斯达克,三家建议两边同时上,搞得我头都大了。香港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比美国低,但如果我是香港的龙头股呢?”企鹅的独特魅力又一次得到彰显,腾讯一上市,就受到了股民的热心追捧,最终发行价定在了招股价范围的上限:每股3.7港元,共筹集资金14.38亿港元。

    6月16日,对腾讯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曾振国站在香港联交所的中央,目不转睛地看着头上的屏幕——“恭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正式挂牌上市后,腾讯股价一直表现不错。开市即升至4.375港元,较招股价3.7港元上升18.24%,并且升幅不断扩大,最高曾见4.625港元,较招股价上升25%,超过近期牛股蒙牛乳业的24.2%。只是在午后获利回吐盘大增,股价最低见4.075港元,收市时4.15港元,上升0.45港元,升幅12.16%,共成交19.47亿港元。而同日上市的中海集运却跌破招股价,收盘价较招股价下跌11.8%。腾讯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上市10余日,腾讯股价亦一直维持在4.30港元的高位,相比同为SP的tOM Online上市几乎跌破发行价,腾讯可谓风光无限。

    有媒体人做了如此评论,网络造富神话再次显现。这一次,轮到了QQ的主人腾讯。互联网老英雄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简介 >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目录 > 上市 一朝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