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诗力说(2)
(80)卢希飞勒通译鲁西反。据犹太教经典《泰尔谟德》(约为公元三五○年至五○○年间的作品)记载,他原是上帝的天使长,后因违抗命令,与部属一起被赶出天国,堕入地狱,成为魔鬼。
(81)拜伦的这段话见于一八二○年十一月五日致托玛斯·摩尔的信。
(82)《社会之敌》即《文化偏至论》中的《民敌》,通译《国民公敌》。
(83)地主指房主。
(84)拜伦的这段话见于一八二○年十一月五日致托玛斯·摩尔的信。原文应为:“如果一个人在国内没有自由可争,那么让他为邻邦的自由而战斗吧。”
(85)土奥奥地利。
(86)马志尼(G.Mazzini,1805—1872)意大利政治家,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民主共和派领袖。他关于拜伦的评价见于所作论文《拜伦和歌德》。
(87)加富尔(C.B.diCavour,1810—1861)意大利自由贵族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领袖,统一的意大利王国第一任首相。
(88)意之独立意大利于一八○○年被拿破仑征服,拿破仑失败后,奥国通过一八一五年维也纳会议,取得了意大利北部的统治权。一八二○年至一八二一年,意大利人在“烧炭党”的鼓动下,举行反对奥国的起义,后被以奥国为首的“神圣同盟”所镇压。一八四八年,意大利再度发生要求独立和统一的革命,最后经过一八六○年至一八六一年的民族革命战争取得胜利,成立了统一的意大利王国。
(89)希腊协会一八二一年希腊爆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独立战争,欧洲一些国家组织了支援希腊独立的委员会。这里指英国支援委员会,拜伦是该会的主要成员。
(90)克茀洛尼亚岛(Cephalonia)通译克法利尼亚岛,希腊爱奥尼亚群岛之一。拜伦于一八二三年八月三日到达这里,次年一月五日赴米索朗基。
(91)密淑伦其(Missolonghi)通译米索朗基,希腊西部的重要城市。一八二四年拜伦曾在这里指挥抵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战斗,后在前线染了热病,四月十九日(按文中误为十八日)在这里逝世。
(92)式列阿忒(Suliote)通译苏里沃特,当时在土耳其统治下的民族之一。拜伦在米索朗基曾收留了五百名式列阿忒族士兵。
(93)朋思(1759—1796)通译彭斯,英国诗人。出身贫苦,一生在穷困中度过。他的诗多反映苏格兰农民生活,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著有长诗《农夫汤姆》、《愉快的乞丐》和数百首著名短歌。文中所引评论彭斯的话,见拜伦一八一三年十二月十三日的日记。
(94)反张意即矛盾。
(95)契支(1795—1821)通译济慈,英国诗人。他的作品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受到拜伦、雪莱的肯定和赞扬。但他有“纯艺术”的、唯美主义的倾向,所以说与拜伦不属一派。作品有《为和平而写的十四行诗》、长诗《伊莎贝拉》等。
(96)恶斯佛大学通译牛津大学。
(97)戈德文(1756—1836)通译葛德文,英国作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反对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主张成立独立的自由生产者联盟,通过道德教育来改造社会。著有政论《政治的正义》、小说《卡莱布·威廉斯》等。
(98)《阿剌斯多》和下文的《伊式阑转轮篇》,分别通译为《阿拉斯特》、《伊斯兰起义》。
(99)《解放之普洛美迢斯》和下文的《煔希》,分别通译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
(100)僦毕多(Jupiter)通译朱庇特,罗马神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