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从胡须说到牙齿
给他打官司。近来看见他的古文的答辩书了,很斤斤于“无故”之辩,其中有一段:

    “……又该伪校务维持会擅举该员为委员,该员又不声明否认,显系有意抗阻本部

    行政,既情理之所难容,亦法律之所不许。……不得已于八月十二日,呈请执政将周树

    人免职,十三日由执政明令照准……”

    于是乎我也“之乎者也”地驳掉他:

    “查校务维持会公举树人为委员,系在八月十三日,而该总长呈请免职,据称在十

    二日。岂先预知将举树人为委员而先为免职之罪名耶?……”

    其实,那些什么“答辩书”也不过是中国的胡牵乱扯的照例的成法,章士钊未必一定如此胡涂;假使真只胡涂,倒还不失为胡涂人,但他是知道舞文玩法的。他自己说过:“挽近政治。内包甚复。一端之起。其真意往往难于迹象求之。执法抗争。不过迹象间事。……”(34)所以倘若事不干己,则与其听他说政法,谈逻辑,实在远不如看《太阳晒屁股赋》,因为欺人之意,这些赋里倒没有的。

    离题愈说愈远了:这并不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现在即此收住,将来说到那里,且看民国十五年秋罢。

    一九二五年十月三十日。 ======================================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九日《语丝》周刊第五十二期。

    ②双十节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举行了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次年一月一日建立中华民国,九月二十八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十月十日为国庆纪念日,俗称“双十节”。

    ③《语丝》文艺性周刊,最初由孙伏园等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七年十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禁,随后移至上海续刊。一九三○年三月出至第五卷第五十二期停刊。鲁迅是主要撰稿人和支持者之一,并于该刊在上海出版后一度担任编辑。参看《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

    ④章士钊(1881—1978)字行严,笔名孤桐,湖南长沙人。辛亥革命前,曾参加反清革命运动,一九一四年五月在东京主办《甲寅》月刊(两年后停刊)。五四运动后,他是一个复古主义者。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间,他参加北洋军阀段祺瑞政治集团,曾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参与镇压学生爱国运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斗争;同时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尊孔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后来他在政治、思想上有所变化,转而同情革命。

    ⑤“每况愈下”原作“每下愈况”,见《庄子·知北游》。章太炎《新方言·释词》:“愈况,犹愈甚也”。后人引用常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三号《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尝论明清相嬗。士气骤衰。……民国承清。每况愈下。”

    ⑥《晶报》当时上海一种低级趣味的小报。原为《神州日报》的副刊,一九一九年三月单独出版。下文所说《太阳晒屁股赋》,是张丹[火斤](延礼)写的一篇无聊文章,发表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神州日报》副刊。

    ⑦“束发小生”这是章士钊常用的轻视青年学生的一句话,如他在一九二三年作的《评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就说:“今之束发小生。握笔登先。名流巨公。易节恐后。”束发,古代指男子成童的年龄。

    ⑧Gentleman英语:绅士。

    ⑨黑臀春秋时晋成公的名字,见《国语·周语》所记单襄公的话:“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故名之曰黑臀。”

    ⑩“水平线”这是从当时现代评论社出版的《现代丛书》广告中引用来的。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坟简介 >坟目录 > 从胡须说到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