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
遇到的困难都不能叫困难了。quot;于是,这位女司机跳下车来,向他走去,与他同行了很久,很久。
quot;这个上海男人quot;——把这样一个称呼与一位视死如归的探险壮士连在一起,让全国都产生了诧异。quot;上海男人quot;一度是一个气味怪异的专用名词,影视作品中表现典型的上海男人则需要动用几个特型演员,动作、语气、声音、目光早已雕刻完成。但这个男人确实穿着写有quot;上海quot;字样的服装走了一程又一程,把一切远离上海而又在嘲笑上海的男人和女人们都闹糊涂了。上海?多半是冒充的吧?天下什么不好冒充,却去冒充一个上海男人!果然,在谈话录音中,我听到他在讲述这样的苦恼:quot;一路上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上海人,甚至要我说一句上海话作为测试,因为上海话很难冒充。quot;
对此,我不知道上海人能说什么,只记得纪录片里他与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在沙漠深处告别,彼此用的是上海话,寥寥一两句,却十分道地,绝非冒充。余音刚刚散尽,背影已飘浮进沙海,不再回归。
不再回归,倒下时却面朝上海。
今天这个展览,是上海人与他的再度见面。他为这座城市增了光,上海人,特别是上海男人,理应来看看他,向他道谢。
一九九六年七月
(本文是为上海举办的《探险壮士余纯顺摄影遗物展览》写的序言,这个展览轰动了整座城市,每天都有数万人参观,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