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想到什么说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文学逐渐步入了艺术的殿堂。今天我们看到为数不少的具有 真正艺术精神的作家和作品涌现出来。这是一点资中,我们不妨利用这一点资本来谈谈 一些文学内部和外层的问题。不求奢侈,不要过激。既然把文学的种种前途和困境作为 艺术问题来讨论、一切都可以做得心乎气和,每一种发言都是表现,这就像街头乐师们 的音乐,每个乐师的演奏互相联系义相对独立,但是你看他们的态度都是宁静而认真的。

    一形式感的苍白曾经使中国文学呈现出呆傻僵硬的面目,这几乎是一种无知的悲剧, 实际上一名好作家一部好作品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形式感的成立。现在形式感已 经在一代作家头脑中觉醒,马原和莫言是两个比较突出的例证。

    一个好作家对于小说处理应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他希望在小说的每一处打上他的某 种特殊的烙印、用自己摸索的方法和方式组织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话,然后他按照自己 的审美态度把小说这座房子构建起来。这一切需要孤独者的勇气和智慧。作家孤独而自 傲地坐在他盖的房子里,而读者怀着好奇心在房子外面围观,我想这就是一种艺术效果, 它通过间离达到了进入(吸引)的目的。

    形式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就像一种植物,有着枯盛衰荣的生存意义。形式感一旦 被作家创建起来也就成了矛盾体,它作为个体既具有别人无接替代的优势又有一种潜在 的危机。这种危机来源于读者的逆反心理和喜新厌旧的本能,一名作家要保存永久的魅 力似乎很难。是不是存在着一种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和升华?是不是需要你提供某个具有 说服力的精神实体,然后你才成为形式感的化身。在世界范围内有不少例子。

    博尔赫斯——迷宫风格——智慧的哲学和虚拟的现实;海明威——简洁明快——生存加死亡加人性加战争的困惑;纪德——敏感细腻——压抑的苦闷和流浪的精神孤儿;昆德拉——叛逆主题——东欧的反抗与逃避形象的化身;有位评论家说,一个好作家的功绩在于他给文学贡献了某种语言。换句话说一个好 作家的功绩也在于提供永恒意义的形式感。重要的是你要把你自己和形式感台二为一, 就像两个氢离子一个氧离子台二为一,成为我们大家的水,这是艰难的、这是艺术的神 圣目的。

    二小说应该具备某种境界,或者是朴素空灵,或者是诡谲深奥,或者是人性意义上的, 或者是哲学意义上的、它们无所谓高低,它们都支撑小说的灵魂。

    实际上我们读到的好多小说没有境界,或者说只有一个虚假的实用性外壳,这是因 为作者的灵魂不参与创作过程,他的作品跟他的心灵毫无关系,这又是创作的一个悲剧。

    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丰富敏锐的人的天资往往能造就一名好作家,造就他精妙充实的 境界。

    我读史铁生的作品总是感受到他的灵魂之光。也许这是他皈依命运和宗教的造化, 其作品宁静谈泊,非常节制松弛,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积聚艺术力量,我想他是朴素的。 我读系华的小说亦能感觉到他的敏感他的耽于幻想,他借凶残补偿了温柔,借非理性补 偿了理性,做得很巧妙很机警,我认为他有一种诡谲的境界。

    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你把灵魂的一部分注人作品从而使它有了你的血肉,也就有了 艺术的高度。这牵扯到两个问题,其一,作家需要审视自己真实的灵魂状态,要首先塑 造你自己,其二,真诚的力量无比巨大,真诚的意义在这里不仅是矫枉过正,还在于摒 弃矫揉造作、摇尾乞怜、哗众取宠、见风使舵的创作风气。不要隔靴搔痒,不要脱了裤 子放屁,也不要把真诚当狗皮膏药卖,我想真诚应该是一种生存的态度,尤其对于作家 来说。

    三诗歌界有一种说法叫Pass北岛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纸上的美女简介 >纸上的美女目录 > 想到什么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