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自己关在招待所房间里,失声恸哭一场……《北极星》和《布衣集》,我都非常喜爱。我们中学时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延安的纺车》,便收在《北极星》中。但相比之下,我更喜爱《布衣集》。

    我将《布衣集》放在我书架的最上一档,与许多我喜爱的书并列。

    吴老,吴老,您生前,我未当面对您说过这句话,如今您已身在九泉之下,我要对您说——您是我在北京最尊敬的人。不仅仅因为当年您使我的姓名免于羞耻地出现在全国第四次“高教”会的简报上,不仅仅因为您后来对我的引导和教诲,还因为您的《布衣集》。虽然它是那么薄的一本小集子,远不能与那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或什么全集、选集之类相比,虽然它没有获得过什么文学奖。您真挚地召唤并在思想上、情操上实践着“布衣精神”。这种精神目前似乎被某些人认为已经过时了,似乎已经不那么光荣了,似乎已经是知识分子的“迂腐”之论了。

    您在给我的信中却这样写道:“我所谓的‘布衣精神’,便是不为权,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不为贪图个人一切好处而思想,而行为,而努力工作的精神。知识分子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有知识方面的贡献。共产党人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方面的贡献。因而‘布衣精神’不但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尤其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吴老,您是老知识分子,您亦是老共产党员。从这两方面,我都敬您。您是将“布衣精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品格原则的,也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品格原则的。您对这种精神,怀着一种儿童般的执着锲而不舍。但愿我到了您那样的年纪,能有资格毫不惭愧地对自己说:“我不为权,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清清白白地写作,清清白白地做了一辈子人,没损害过侵占过或变相侵占过老百姓一丁点利益!……”

    如今穿布衣的知识分子少了,穿布衣的共产党人少了。穿布衣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少了。因为有了的确凉、的卡、混纺、其他什么什么的。共产党如果成了布衣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的今天,未免滑稽可笑。但共产党如果成了失掉“布衣精神”的党,那则不滑稽也不可笑了,而令人心中产生别的一番滋味了!

    您正是在身后留下“布衣精神”的一息微叹,召唤着一种党风,召唤着一种党的干部之风啊!

    现实真真有愧于您生前那儿童般执着的信念和寓言般朴素的思想啊!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因民族心理的积淀和种种历史渊源所至,一向是崇尚权力的。而封建王权便是以这种崇尚为其社会基础的。这是我们民族愚昧的一面。人类不应受王权的统治,而只应受知识的统治。这叫人类文明,或曰“精神文明”。有一个时期我们的社会似乎有一股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开始发端,但很快又被对金钱的崇拜所涤荡了。

    金钱,这个讨人喜爱的怪物,吞噬着某些中国人的灵魂,吞噬着某些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

    前一时期,省委书记有兼某某公司经理者,市委书记有兼某某公司经理者,地县委书记们更趋之若鹜,甚至连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员,也成了戴着红领章红帽徽的买卖人。是为老百姓嫌钱么?还是赚老百姓的钱?更有他们的妻子儿女,假经商之名,堂而皇之地行走私之实。不走私,国外银行何以能够几万十几万地立户头?

    连《参考消息》上都登了,大概总不至于是无中生有,阶级敌人对共产党的诬蔑吧?

    不是说“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么?应该是先使人民中的一部分人富起来才对啊!倘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们,都利用职权,着急慌忙地,争先恐后地先使自己富起来,还算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中国的一切财富,巨细无遗,都是中国人民创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京华闻见录简介 >京华闻见录目录 >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