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苏嘉路上
静定的人声,凝成了厚重的一片,压在这夜的原野。远处,昏茫茫的背景前有几点萤火忽上忽下互相追逐。俄而有特大的一点,金黄色的,忽左忽右地由远而近,终于直向路轨旁的人群来了。隐约辨得出这是一个人提着灯笼。但即在这一刹那间,这灯光熄灭了。可是人们还能感觉出这人依然直向这边来,而且加入了这里的人群,在行列中转动,像一个陀螺,不多时,连他的声音也听到了,急促然而分明,是叫卖着:“茶叶蛋——滚烫白米粥。quot;

    这位半夜的小贩,大概来自邻近的村庄。那边有金色的眼睛,时开时阖的,大概就是那不知名的小村庄。听说为了quot;抽壮丁quot;,也为了quot;拉洑quot;,有些三家村里,男子都躲避起来了,只剩下女人们支应着门户。也许这位quot;半夜的小贩quot;就是个女的罢?然而列车刚过了松江站时,车上突然涌现出大批的兜生意的挑夫,却是壮丁。他们并不属于路局,他们也是所谓战时的quot;投机者quot;,但据说要钻谋到这么个quot;缺quot;,需要相当的quot;资本quot;。

    提着quot;诸葛灯quot;的路警开始肃清轨道的工作。这并不怎么容易。侵占着轨道的,不单是人,还有行李。于是长长的行列中发生了骚动。但这,也给旅客们以快慰,因为知道期待中的火车不久就可以到了。

    只听得一声汽笛叫,随即是隆隆的重音,西来的列车忽然已经到了而且停住。车上没有一点亮光。车上的人和行李争先要下来,早已挤断了车门,然而车下严阵以待也是争先要上去的,也是行李和人。有人不断地喝着:“不要打手电!quot;然而手电的青光依然横斜交错。人们此时似乎只有一个念头:怎样赶先上去给自己的身体和行李找到个地位。敌机的可怕的袭击暂时已被忘记。手电光照见每一个窗洞都尽了非常的职务:行李和人从这里缒下,也从这里爬上。手电光也照见几乎所有的车门全被背着大包袱的——挣扎着要上去或下来的——像蜘蛛一样的旅客封锁住了。手电虽然大胆地使用着,但并没找到合意的quot;进路quot;,结果是实行quot;灯火管制quot;,一味摸黑quot;仰攻quot;。说是quot;仰quot;攻,并不夸张,因为车门口的quot;踏脚quot;最低一阶也离地有三尺多。

    人们会想不通,女人和小孩子如何能上车。但事实上觉得自己确实已在车中的时候,便看见前后左右已有不少的妇孺。

    黑茫茫中也不知车里拥挤到怎样程度。只知道一件:你已经不能动。你要是一伸脚,碰着的不是行李便是人。

    两三位穿便衣的,有一盏quot;诸葛灯quot;,挤到车门口,高声叫道:“行李不能放在走路口!这是谁的?不行,不能挡住了走路!quot;行李们的主人也许就在旁边,可是装傻,不理。

    “不行!挡住走路。回头东洋飞机来轰炸,这一车的人,还跑得了么?quot;便衣们严重地警告了。

    行李们的主人依然不理,但是quot;非主人们quot;可着急了,有四五个声音同时喊道:“谁的东西?没有主儿的么,扔下车去!quot;这比敌机的袭击,在行李的主人看来,更多些可能性,于是他也慌了,赶快quot;自首quot;,把自己的舒服的座位让给他的行李(然而开车以后,因为暗中好行车,这些行李仍然蹲在走路上了)。

    便衣们这样靠着quot;群众quot;的帮助,一路开辟过去。群众从便衣的暗示,纷纷议论著敌机袭击的危险,车厢里滚动着嘈杂的人声,列车却在这时悄悄地开动。

    有一个角上,吵闹得特别有条理:似乎丢失了什么小物件(因为失主们老是说:口袋里都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苏嘉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