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贵阳巡礼
    二十七年春,从长沙疏散到贵阳去的一位太太写信给在汉口的亲戚说:“贵阳是出人意外的小,只有一条街,货物缺乏,要一样,没有两样。来了个把月,老找不到菜场。后来本地人对我说:菜场就在你的大门外呀,怎么说没有。这可怪了,在哪里,怎么我看不到。我请人带我去。他指着大门外一些小担贩说,这不是么!哦,我这才明白了。沿街多了几副小担的地方,就是菜场!我从没见过一个称为省城的一省首善之区,竟会这样小的!那不是城,简直是乡下。亲爱的,你只要想一想我们的故乡,就可以猜度到贵阳的大小。但是我们的故乡却不过是江南一小镇罢了!可爱的故乡现在已经没有了,而我却在贵阳,我的心情,你该可以想象得到罢?quot;

    二十七年冬,这位太太又写信给在重庆的亲戚说:“最近一次敌机来轰炸,把一条最热闹的街炸平了!贵阳只有这一条街!quot;

    这位江南少妇的话,也许太多点感伤。贵阳城固然不大,但到底是一省首善之区,故于土头土脑之中,别有一种不平凡起象。例如城中曾经首屈一指的老牌高等旅馆即名曰quot;六国quot;与quot;巴黎quot;,这样口气阔大的招牌就不是江南的小镇所敢僭有的。

    但quot;六国quot;与quot;巴黎quot;现在也落伍了。它们那古式的门面与矮小的房间,跟近年的新建设一比,实在显得太寒伧。经过了大轰炸以后的贵阳,出落得更加时髦了。如果那位江南少妇的亲戚在三十年的春季置身于贵阳的中华路,那她的感想一定“颇佳quot;。不用代贵阳吹牛,今天中华南路还有三层四层的洋房,但即使大多只得二层,可是单看那quot;艺术化quot;的门面和装修(大概是什么未来派之类罢),谁还忍心说它quot;土头土脑quot;?而况还有那么的大玻璃窗。这在一个少见玻璃的重庆客人看来委实是炫耀夺目的。

    如果二十七年春季贵阳市买不出什么东西,那么现在是大大不同了。现在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quot;。——但以有关衣食两者为限。而在quot;食quot;这一项下,“精神食粮quot;当然除外。三家新书店在一夜间被封了以后,文化市场的空气更形凄凉。

    电影院的内部虽然还不够讲究,但那门面堪称一句quot;富丽堂皇quot;,特别是装饰在大门上的百数十盏电灯,替贵阳的夜市生色不少。几家quot;理发厅quot;仿佛是这山城已经摩登到如何程度的指标。单看进进出出的主顾,你就可以明白所谓quot;沪港quot;以及“高贵化妆品quot;,大概一点也不虚假。顾了头,自然也得顾脚。这里有一家擦皮鞋的quot;公司quot;。堂堂然两开间的门面,十来把特制的椅子,十几位精壮的quot;熟练技师quot;,武装着大大小小的有软有硬的刷子,真正的丝绒擦,黑色的、深棕浅棕色的、乃至白色的真正quot;宝石牌quot;鞋油,精神百倍地伺候那些高贵的顾客。不得不表白一句:游击式的擦鞋童子并不多。是不是受了那quot;公司quot;的影响,那可不知道。但quot;公司quot;委实想得周到,它还特设了几张椅子,特订了几份报纸,以便挨班待擦的贵客不至于无聊。

    使我大为惊异的,是这西南山城里,苏浙沪气味之浓厚。在中华南北路,你时时可以听到道地的苏白甬白,乃至生硬的上海话。你可以看到有不少饭店以quot;苏州quot;或quot;上海quot;标明它的特性,有一家quot;综合性quot;的菜馆门前广告牌上还大书特书quot;扬州美肴quot;。一家点心店是清一色的quot;上海跑堂quot;,专卖quot;挂粉汤团quot;,“绉纱馄饨q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贵阳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