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事件前后
三千八百元,开办后每月经常经费估计为四千六百元。至于总经理,拟定为张廷灏,总主笔拟请柳亚子担任,我为其副手,并推荐侯绍裘、杨贤江、顾谷宜为编辑委员。
这封公函去后,不久就收到毛泽东签发的宣传部复信。这时我才知道毛泽东虽然忙于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筹备工作,仍代国民党支撑宣传部的局面。复信加一个张静江为正经理,张廷灏为副经理,把我所拟总主笔名称改为正主笔,余俱照准。但谓开办费(连顶盘《中华新报》机器等费用在内)七千四百元,可由宣传部陆续支付,每月经费照原定四千元樽节开支。
我接到这封复信的时候,正因法租界工部局对我们申请立案的呈文迟迟不批复,因此,跟《中华新报》并不说死,况且钱也还没汇来。一两天后,法租界当局的批示下来了:不准。因此,拟名为《国民日报》的上海党报,就此告吹。我据此函告中宣部(此时顾孟余已为中宣部长),谓编辑部正主笔柳亚子,副刊主编孙伏园曾为此事开过几次会,计划此报和副刊的内容,并拟写了报纸和副刊的发刊词,似应略有报酬。
不久中宣部来信,谓应给柳亚子一百元,孙伏园六十元,也给我八十元,此项费用可由宣传部之上海交通局支付。平时我正代理交通局长,原局长是恽代英。
在我回到上海后不久,四月三日和四日召开了国民党上海特别市代表大会。四月三日的会到八十一人,杨贤江为主度,我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我举出此次大会的特点有七。一、广东革命空气之强烈,使不革命者受其影响而转向革命;二、此次派往广州出席的代表都是国民党改组以后各省努力革命的同志,带来了改组后两年奋斗的经验;三、此次大会宣言对世界各国民族运动之观察及分析,异常明确,并确认中国国民革命为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四、大会对于革命之敌人,即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买办阶级、土豪等,认识极为清楚;五、联合各阶级共同努力于国民革命,但认为联合战线中之主力军应为工农阶级,故发展工运、农运实为当前最重要之任务;六、严申纪律,使参预西山会议之党员皆受纪律制裁,此已见大会决议案;七、注意各地的党务发展,并对环龙路四十四号之伪代表大会加以观察和批判。
接着我又收到编辑国民运动丛书的通知,这也是毛泽东未曾交卸代理宣传部长时计划的。通知中任命我为驻沪编纂干事。这部丛书是为对外宣传、对内教育训练及介绍国际政治经济状况用的。丛书是小册子,计划每册至多一万二三千字,至少八千字。列为丛书第一辑的,有《中国国民党党史概论》,汪精卫著,已有;《中国近百年史略》,此书应注意外交之失败及民族思想之发展;《十九世纪欧洲之政治问题》;《产业革命》;《从原始共产社会到封建社会》;《妇女解放运动小史》(或据德国共产党人培培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编译);《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革命》(此为美国文学家杰克·伦敦所著之短起小说);《俄罗斯社会革命小史》;《法国大革命之意义》;《世界之农民运动》(一)(总名虽为世界,实在分国别,每册一国);《二七运动始末记》。
第二辑书目为:《中国国民党之使命》;《世界大战后之初十年》;《社会主义与宗教》;《中国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自中古自由市民到产业革命》(世界史略之二);《土耳其国民革命》;《苏维埃制度》;《苏联之外交》(编或译);《世界之农民运动》(二);《鲁尔占领后与道威斯计划》;《黑种人之革命运动》;《五卅惨案之前后》。
第三辑丛书之书名如下:《孙文主义》;《马克思的历史方法》(译);《劳动运动之开始至俄罗斯社会革命》(世界史略之三);《华盛顿会议后之国际形势》;《革命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