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创作生涯的开始
以现在变成这样了?他告诉我,他仍在写东西,并拿出一本名叫的诗集原稿给我看,要我写一篇序。那时,我正与孙伏园筹组文学团体quot;上游社quot;,就拉他列名为发起人。顾仲起住在旅馆里,有一次我去看他,他忽然叫来了几个妓女,同她们随便谈了一会儿,又叫她们走了。当时军人是不准叫妓女的。我问旅馆的茶房。茶房说,这位客人几乎天天如此,叫妓女来,跟她们谈一阵,又让她们走,从不留一个过夜。原来他叫妓女也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刺激。中的强连长就有一小部分取材于顾仲起,写这样的一种人对革命的幻灭。

    我用了不到两个星期写完了的前半部,打算先给叶圣陶看一看,便随手写了个笔名quot;矛盾quot;,因为原来用的笔名如quot;玄珠quot;、“郎损quot;等,这时候都不能用了。为什么取quot;矛盾quot;二字,我在一九五七年写的的新版quot;后记quot;中,写过一段说明,现在就抄在下面:

    “五四quot;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复杂,同

    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语的quot;矛盾quot;一词的实

    际;一九二七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

    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

    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

    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

    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

    矛盾,却又总自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

    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够理解,也有点觉得这

    也是quot;掩耳盗铃quot;之一种表现。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

    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quot;矛盾quot;二字作为笔名。

    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不到的。

    这草头就是叶圣陶给我加上的。原来我把的前半部原稿交给了圣陶后,第二天他就来找我了,说,写得好,《小说月报》正缺这样的稿件,就准备登在九月份的杂志上,今天就发稿。我吃惊道,小说还没有写完呢!他说不妨事,九月号登一半,十月号再登后一半,又解释道,九月号再有十天就要出版,等你写完是来不及的。我只好同意。他又说,这笔名quot;矛盾quot;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quot;矛quot;上加个草头,“茅quot;姓甚多,不会引起注意。我也同意了。这样,就用了茅盾这笔名。

    十月上旬写完,我从头看了一遍,觉得结构松散,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份素材。但再作大的修改已不可能,也无此心情,不如写下一平时,对全篇布局多加注意。但是我正要构思《动摇》,圣陶却又来约我写评论文章了。他说,《小说月报》缺这方面的稿件,而我正是quot;此中老手quot;。他建议我写鲁迅论。我同意了。但第一篇写出来的却是《王鲁彦论》。我这是避难就易。全面评论一个作家,我也是初次。对王鲁彦的作品,评论界的意见比较一致,不难写;而对鲁迅的作品,评论界往往有截然相反的意见,必须深思熟虑,使自己的论点站得住。所以第二七我才写了《鲁迅论》。可是,在十一月份的《小说月报》上首先登出来的却仍旧是《鲁迅论》,因为叶圣陶从编辑的角度考虑,认为还是用鲁迅来打头炮比较好,而且那时鲁迅刚从香港来到上海,也有欢迎他的意思。《鲁迅论》我署的笔名是“方璧quot;,这是从quot;玄珠qu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创作生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