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
如联系好了,还是搬过去,总比这旧居安全。他也同意。不久,雪峰就帮他们搬到南市谢旦如家中去了。

    现在回过来再谈。

    经过与秋白的交谈,我就考虑如何压缩的原定计划。可是尚未动笔,雪峰又来找到我,一定要我担任下半年的“左联quot;行政书记。不久,秋白也参加了quot;左联quot;的领导工作,他向我提出要总结quot;五四quot;以来新文学运动的经验,要我写两篇论文。加之那年的夏天奇热,一个多月的期间天天老是华氏九十几度的天气,我的住房又在三楼,热得喘不过气来。这样,我只好满足于先把新的分章大纲写出来,而把的写作暂时搁下,专注于quot;左联quot;的日常工作。直到十月份,我觉得写的计划不能再拖了,便向冯雪峰辞去quot;左联quot;行政书记之职,坐下来,按照新的分章大纲,重新往下写。我在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写的后记中说的:“右十九章,始作于一九三一年十月,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五日脱稿;期间因病,因事,因上海战争,因天热,作而复辍者,综记亦有八个月之多,所以也还是仓猝成书,未惶细细推敲。quot;就是指的这次重新提笔以后的情形。

    关于的题名也有一个变化,最初的题名我曾拟了三个:夕阳、燎原、野火,后来决定用《夕阳》,署名为逃墨馆主。当时是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之请,打算从一九三二年起先在《小说月报》连续刊登(其实,那时全书尚未写完,只写了一半)。不料突然发生quot;一二八quot;上海战事。商务印书馆总厂为日本侵略炮火所毁,《小说月报》从此停刊,我交去的那部分稿子也被毁了。幸而还有我亲手写的原稿,交去的是德沚抄的副本。何以不用原来的笔名(茅盾)而用逃墨馆主呢?这无非一时的好奇,让人家猜猜: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从没有写过的企业家和交易所等,现在有人写了,这人是谁呢?孟子说过,天下之人,不归于阳,则归于墨。阳即阳朱,先秦诸子的一派,主张quot;为我quot;,阳朱的书早已亡佚,仅见《列子》的《阳朱篇》保存“为我学说quot;的大概。我用quot;逃墨馆主quot;不是说要信仰阳朱的为我学说,而是用了阳字下的朱字,朱者赤也,表示我是倾向于赤化的。《夕阳》取自前人诗句quot;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quot;,比喻蒋政权当时虽然战胜了汪、冯、阎和桂、张,表面上是全盛时代,但实际上已在走下坡路,是quot;近黄昏quot;了。

    《小说月报》既停刊,连载的计划自然打消,我乃决定写完全书后出单行本。于是在一九三二年,陆续把小说后半部之各章写完。其中写得最不顺手的是关于工厂罢工斗争的部分,这几章的大纲我就二易其稿,并删去了不少横逸的情节。但这些章节仍然是全书中写得最不成功的。我写小说(指长篇小说),往往在写大纲上煞费功夫,反复推敲;一旦正式写作,却常常能一气呵成,很少改动,因此,我的原稿总是十分整洁的。这大概是我写作的一个习惯。也就在我反复推敲那大纲的时候,我决定把题名由《夕阳》改为。即半夜,既已半夜,快天亮了;这是从当时革命发展的形势而言。

    一九三三年二月,开明书店出版了单行本。在这以前,我曾于一九三二年夏将第二章第一节题名《火山上》刊于左联刊物《文学月报》创刊号上,又曾将第四章题名《骚动》刊于《文学月报》第二七上。

    也应当略述我如何而能参观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照规定,买、卖公债都得通过经纪人。证券交易所的门禁甚严,除了经纪人(数目不少)不能进去。大户自然用电话指挥他的经纪人作交易,小户想自己当场看到有利时卖或买,还有quot;抢帽子quot;(这是交易所的术语,指那些看到跌风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