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斯德哥尔摩杂记
    六月的斯德哥尔摩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最惹人注意的是丁香。紫丁香和白丁香,花朵大而且密,可是不香。郁金香的艳红的花朵也够叫人流连。设想您面对着碧绿的海水,水那边是树木苍翠,野草着花的山,山上有些红瓦的小洋房,而在您身后,则是盛开的丁香,紫的白的丁香,在丁香树下是两三簇挺有精神的郁金香,——您就会想到,住在这个城市的普通人,不能不感觉到和平对他们的意义了。

    六、七、八三个月,在斯德哥尔摩是所谓游览的季节。从欧洲,从南北美洲来的男女老少的游客,把这个城市差一点要挤破了。

    在我们所住的旅馆里(据说这旅馆也是季节性的,它原本是工业高等学校的宿舍),有一帮拉丁美洲来的游客;大概是他们乘用的一辆游览车,也许还是他们带来的,车身上满是文字和漫画。他们是现在正度着五十寿辰的大诗人聂鲁达的同乡。

    斯德哥尔摩的商人们在这游览季节,做了一笔好买卖,年年如此,当然在战争年代就不会不是例外。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的大资本家也做了好买卖,——由于quot;中立quot;。有人说:别人打仗,他们quot;中立quot;,做买卖,这是不坏的;所以,如果今天的瑞典大资本家表示了“中立quot;的愿望,大概是诚恳的。这和斯德哥尔摩的商人们之连影响到游客的战争也不愿意有,同样是诚恳的。

    不过,战争的歇斯底里亚也没有全然敛迹。山明水秀的这个城市的中心,从两年前就已开始建筑的一道穿山的隧道,——据说是可以抵挡原子弹轰炸的,现在,工程还没有完。

    奇怪的是,这一个防空隧道,好像也和有名的quot;王子公园quot;一样,作为这个城市的胜迹之一;坐了游览汽车绕市一周的游客们,经常被指点着遥遥看它一眼。

    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们多半会觉得今年的游览季节比往年有些不同。特出的一点是:从亚洲来的远客,扬长过市,似乎比往年多。留心时事的市民们大概早就知道,这一个游览季节之所以不同于往年,以及亚洲客人之特别多,是因为有一个和人人的安全有关的——小言之,和斯德哥尔摩年年夏季的生意兴隆有关的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后来,连烟纸店里的老太婆也会指着一位刚刚买了一包卷烟的东方顾客的背影,悄悄地说:“是来开会的。quot;也许她实在也知道,来开会的客人,也还有欧、非、澳、南北美洲的客人,不过她不能像对亚洲客人一样从容貌上一眼就看出来罢了。

    但尽管这个会议已是妇孺皆知,住在这个城市里人们也还有故意装做不知道的;这恐怕是几个兴趣别有所在的记者。

    这一个会议便是从六月十九日开始的quot;缓和局势国际会议quot;。

    这一个会议,以人数论,不算怎样大,可也不小:一百六十四人;以国论,三十一国。但是从到会代表们之包罗万象,也就是从会议的代表性的广泛而言,则是空前的。亚洲国家的代表总共七十一人,代表着八个国家(中国、朝鲜、越南、寮国、高棉、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这也是空前的。

    会议的结果是全体一致通过的九个文件,是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我猜想我们的读者已经从报上知道这个会议的进行过程,读过这些文件,恕我不在这里浪费时间。)

    斯德哥尔摩是几个海岛联成的。在旅舍中,望得见山,出门不远就看见海;可以说,人是坐卧在山光水色中的。

    隔着波罗的海,在欧洲大陆中心,在也是这样的风光明媚的环境中,一个决定着亚洲的和平或战争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已经开了一个多月。这就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从日内瓦来的消息,对于斯德哥尔摩会议,经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斯德哥尔摩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