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研究和学习鲁迅
    《新认识》半月刊拟出quot;鲁迅研究quot;特辑,(此文和读者见面时,该特辑或许已经出版,)预定了十二个题目:一、鲁迅思想发展的体系,二、鲁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三、鲁迅与中国革命,四、鲁迅与中国新兴文学,五、鲁迅的创作方法,六、鲁迅杂文的研究,七、《阿Q正传》与中国农民,八、鲁迅与青年,九、鲁迅与妇女,十、鲁迅与新文字运动,十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十二、鲁迅与中国翻译界。

    以上十二题是《新认识》编者之一征农先生写信告诉我的,那时尚是quot;拟予quot;,以后或有变动,我不知道。对于此十二题,我毫无quot;疑议quot;,虽然我觉得倘若照此quot;列举法quot;研究起来,不仅有十二题可拟,就是二十题也拟得出。但问题不在题目之多少,而在我们究竟应该从哪几方面去研究,才能够认识出鲁迅价值的全面,而且从这认识能够增加我们quot;精神的食粮quot;与战斗的力量。

    鲁迅先生在文化上工作的范围,异常之广阔;他对于中国思想界之影响,异常地普遍而深入,(所以如果列举研究,就是二十题也举得出。)正唯譬如此,所以quot;研究鲁迅quot;是目前紧要的工作,然而也是不容易的工作。这需要多数富有学养的人们长时期的努力。鲁迅先生是战斗了一生的,quot;研究鲁迅quot;同时就是学习他的战术。对于他,研究和学习不能分开;这是我所感到的第一点。

    如果我们把他仅仅当作民族文化史上的quot;伟人quot;来研究,他在地下一定要说我们quot;太乏quot;;我们必须认明:他是quot;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quot;,他是“中国民族有前途的明显的保证quot;,他的工作是一把坚利无比的宝剑,他现在死了,这把宝剑留在战场上,(不是送进博物馆!)需要我们无数的后死者共同举其它来,艰苦地学会使用它的方法。

    在民族存亡关头和战争紧张的现在,quot;鲁迅研究quot;的意义就是继承他的工作。学究式的研究决非我们的当前急务。就我所见到的说,屹立在我们面前,必须我们牢牢记住,时时追踪的。——

    一是他的战斗的精神。鲁迅先生死后,quot;继承他的战斗的精神quot;,已经是普遍的呼声了,但是一句空话不够,我们必须有具体的切实的认识。以我所见,这是quot;一口咬住就不放quot;。他好像是盘旋于高空的老鹰,他看明了旧社会的弱点就奋力搏击。二次,三次,无数次,非到这弱点完全暴露,引起了普遍的注意,他不罢休。他发现了敌人时,对准敌人的要害投戈一击,敌人如果扑倒了,他一定还要看一看是不是诈死,要是诈死,他一定再加以致命的打击;敌人如果败逃了,他就追逐在遁逃的敌人的后面,非把他缴械是不放手的;敌人躲到洞里去了,他一定还要挖出他来消灭他的武力。放纵了敌人的危险,他是认识得最清楚的。中庸主义的绅士们哗然叫着quot;穷寇勿追quot;,鲁迅坚决地回答到:“叭儿狗非打落水中又从而打之不可!quot;伪善者攒眉苦眼说他太伤恕道,他的回答是:“对于这班东西,我还欠尖刻!quot;

    这种quot;一口咬住不放quot;的斗争精神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然而我们不要忘记:鲁迅又是主张有计划地进攻,主张韧战的。他反对但凭血气之勇的quot;赤膊上阵quot;的战术,他反对轻率躁进。他主张看清了地形,找好了掩护,然后沉着接战。沉着接战和quot;一口咬住了就不放quot;配合起来,然后胜则可以消灭敌人的武力,不胜亦得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冒险轻进以至损伤了自己的实力,和放纵敌人,他是同样地反对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研究和学习鲁迅